“首店經濟”蓬勃發展 折射出中國消費市場三大信號
新華社上海9月16日電題:“首店經濟”蓬勃發展,折射出中國消費市場三大信號
新華社記者周蕊、龔雯、楊洋
“夜經濟”被點亮的同時,“首店經濟”也在發光。蓬勃發展的首店背后,蘊藏著中國消費的新潮流、新密碼,折射出中國消費市場三大信號。
新品牌搶灘,“老字號”發力
從全球最大的會員制倉儲連鎖超市開市客到丹麥玩具巨頭樂高,從外資企業到中華老字號,今年以來,多個類別的首店在各地落地生根,為消費市場注入新鮮、帶來活力。
開市客中國大陸首店開業當天被擠爆的消息成為零售界熱議的話題。記者在現場看到,開市客超市內銷售的商品沒有華麗的裝飾和過度包裝,性價比相對較高。這家超市覆蓋的門類也非常有特色,包括鉆石、黃金、名牌香水、大牌包包、光學眼鏡、鮮花等一般超市很少涉及的品種。
首店不僅吸引人們“買買買”,還成為城市“打卡地”。丹麥樂高集團近期在西安開出其在中國西北地區的首家品牌零售店,栩栩如生的兵馬俑和莊嚴的鐘樓3D模型、還原古都長安風韻的馬賽克壁畫,吸引了不少游客駐足觀看。
首店并非外資零售企業所獨有,不少本土企業也迎來了自己的“首店之春”。
在跨界推出的潤唇膏、香氛系列產品大受歡迎之后,國民奶糖大白兔近日在上海新開設了一家“快閃店”,聯手巧克力品牌歌帝梵主推冰淇淋產品,一時間成為社交媒體上的“新網紅”。“大白兔”方面表示,下一步還將把“快閃店”模式向杭州、北京、成都、西安等城市復制推廣。
新零售企業盒馬鮮生今年7月在昆明開出了云南首店,除了進口海鮮、新鮮蔬果等主打商品,還積極向本地口味靠攏,開發出干巴菌韭菜花蒸、剁椒蒸等海鮮烹飪方式,把海鮮原料和滇味結合起來,“烹制”出豐富的味覺感受。
蓬勃發展折射出消費市場三大信號
相關市場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上海、北京、成都分別引入首店498家、328家、237家,排在全國前列。這只是一個縮影,蓬勃發展的“首店經濟”折射出消費市場三大信號。
——只要創新商業模式,就能打開發展新空間。千變萬變,唯變不變。中國的消費者并不缺購買力,只要能提供更具性價比的商品、更優質的服務、更獨特的體驗,消費者樂意為之買單。
以開市客為例,這家會員制超市的最大特點是商品毛利率低,會員費是其盈利的主要來源。2019財年前三季度,開市客凈利潤為25.62億美元,而會員費收入就達到23.02億美元。開市客在中國大陸門店開業前推出了入會費優惠,從原本的299元下降到199元,在開業前就吸引了數萬名會員進行注冊。
——中國市場魅力不減,外資零售看好中國。在蓬勃發展的首店經濟中,外資是重要參與力量。同濟大學國家創新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石建勛認為,開市客的開業火爆是中國市場潛力巨大的最好見證。
一個頗有意思的案例是日本知名百貨高島屋的“欲走還留”。6月一度宣布退出中國市場的高島屋近日聲明表示,將繼續運營上海門店。高島屋態度大轉變,最根本的因素是“看好中國市場”——在宣布關店之后的7月,高島屋整體銷售額超過1億元,躍至上海全市單體百貨排行第四。中國市場的熱情,讓高島屋最終做出了留下的決定。
——多點開花與市場下沉正為消費增長提供新動能。首店并不是一線城市和沿海地區的專利,中國內需市場之大,可以多點開花、梯次跟進,這為消費增長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能。
近期發布的《2019上半年西安首店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西安共引入各類品牌首店84家,其中,中國大陸首店6家,西北首店32家。樂高集團中國區總經理黃國強說,下一步樂高將去更多的新一線城市和二三線城市開店。
從“爆紅”到“長紅”還需多方助力
蓬勃發展的首店使得居民在消費時擁有了更豐富的選擇。然而,首店從開業時的“爆紅”,到持續發展的“長紅”,離不開政策、企業和消費者的多方助力。
今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其中提到,因地制宜,創造條件,吸引知名品牌開設首店、首發新品,帶動擴大消費,促進國內產業升級。
之前企業每開一家門店,需要重新辦理營業執照、食品流通證、煙酒證等相關證照,這樣“重復”的辦證流程制約著企業的開店周期,也帶來了額外的空置成本。奧樂齊中國區相關負責人稱,根據最新出臺的“一照多址”新政,未來連鎖企業開店不僅申請材料減半,還有望享受當場辦結的“綠色通道”服務。“以后開新店都只需要備案,一下子就便利很多,希望類似的政策能多多益善。”
不少消費者表示,首店只是吸引大家打開新消費的第一步,“長紅”關鍵還是看其產品和服務,是否能真正滿足美好生活需要。倘若體驗和口碑不好,再好看的首店可能也就是一個“空殼子”。
“這離不開跨國公司的本地化學習和老字號的年輕化學習能力。”上海市商業經濟學會會長齊曉齋表示,中國市場潛力巨大,但不等于所有的企業都能在中國市場一帆風順,如何更好利用大數據、線上線下協同等方式,了解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并基于這樣的需求進行商業模式和服務的創新,至關重要。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