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幸福張書峰對話世界銀行 產業新城開發性PPP模式獲認可
中新網9月23日電 美國華盛頓當地時間9月18日,應世界銀行邀請,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中國唯一PPP社會資本代表,參加了由世界銀行和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共同在世界銀行總部舉辦的“中國PPP經驗分享交流會”。公司執行總裁張書峰在會上介紹了華夏幸福產業新城開發性PPP模式創新與實踐,受到世界銀行及參會相關國際組織廣泛認可。
世界銀行全球基礎設施基金主任Jason Zhengrong Lu、世界銀行PPP項目高級專家Chiaki Yamamoto、世界銀行基礎設施融資與PPP項目擔保高級專家David Duarte Arancibia、國際金融公司集團(IFC)特許金融分析師,中國業務投資官Xianyong (Eric) Gao等多部門官員及專家出席會議。
世行點贊開發性PPP:傳統經濟發展的重要創新
張書峰在會上表示,產業新城開發性 PPP 模式是華夏幸福學習借鑒發達國家 PPP 先進經驗,結合中國實際,針對中國縣域經濟發展的痛點難點問題,尋找到的一條市場化全面解決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問題的路徑,是植根中國土壤的PPP前沿創新,對經濟欠發達地區系統補齊短板,實現跨越發展有借鑒意義。
全球基礎設施基金(GIF)主任Jason Zhengrong Lu對華夏幸福產業新城開發性PPP模式取得的成就表示贊賞。GIF投資負責人Joao Reye Sabino透露,目前GIF每年有大量資金投向中國基礎設施建設和交通能源領域,金額逐年增加,今后將加強與華夏幸福在相關領域的溝通商談。
Joao Reye Sabino認為,社會資本作為真正的市場主體和政府合作,屬于優勢互補,信用增強。產業新城開發性PPP模式不僅包括項目建設,更包括長期運營,使得項目能夠自我造血、自我循環、回報穩定可持續,符合世界銀行的投資方向。華夏幸福模式能夠切實推進中國基層政府提高項目管理水平,有助于基層政府組織運行方式的改革和轉變,是對中國傳統經濟發展模式的重要創新。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世界銀行執行董事楊英明在會見華夏幸福執行總裁張書峰時指出,世界銀行近來更多關注在發展中國家城市化過程中,政府與市場的角色與分工變化,致力于推動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化進程。華夏幸福的產業新城開發性PPP模式改變了中國過去傳統的政府投資模式建設城市,對世界銀行投資支持中國城市化和欠發達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具有重要價值,中國駐世界銀行執行董事辦公室將大力支持華夏幸福和世界銀行建立廣泛的合作關系。
補齊縣域發展短板 爾灣經驗的啟示
過去40多年,中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中國城市化發展與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一方面是北、上、廣、深等大城市和發達國家的大城市已相差無幾。另一方面,中國的縣域經濟發展乏力。中國有2800多個縣,地域面積占中國國土總面積的91%,人口占中國總人口的71%。
張書峰說:“中國有句古語:‘郡縣治,天下安’。但是就目前來看,中國目展最乏力的地方仍然是廣大縣域。尤其是和發達國家的小城市相比差距巨大。”中國縣域城市財力匱乏,又缺乏專業人才,城市功能配套不足,對高端產業、技術、人才缺乏吸引力。但發達國家的小城市因為配套優越、設施先進、環境優美,居住舒適,卻成為世界500強等大型企業集團的首選,很多著名的大企業總部都設于此。
以爾灣為例,作為洛杉磯橙縣下面的一個小城市,面積約88平方公里,居民26.6萬。世界500強企業中,有約三分之一已經在爾灣設立辦公場所。目前爾灣有2.6萬家企業和23.5萬個工作崗位,每年的稅收約400億美金。
張書峰解釋道:“爾灣的成功經驗讓華夏幸福找到了破解中國縣域經濟發展緩慢的密碼和商機。建設產業新城,僅靠政府投資,大部分政府沒有這么多資金。產業新城是個系統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專業化人才和技術,需要先進的城市管理理念和模式。資金、人才、技術和產業是限制縣域經濟發展的四大短板。”
針對中國縣域經濟發展的痛點、難點,華夏幸福在實踐中探索形成了“1644”產業新城PPP模式。即:一個核心,以產業發展為核心,學習爾灣經驗,為縣域政府提供規劃設計咨詢、土地整理、基礎設施建設、公共配套建設、產業發展和城市運營維護六大服務,彌補縣域發展面臨的四個短板,打造具備獨特城市魅力、吸引力、承載力和競爭力產業新城,吸引高端產業、高端技術和高端人才的聚集,從而帶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創新PPP合作機制 實現與政府的合作雙贏
華夏幸福是通過什么樣的機制實現和政府的雙贏?張書峰坦陳:“我們與政府的PPP是一個‘自我造血’模式,內含一套‘激勵相容’的合作機制。”
自我造血功能--政府不用投資,不用擔保,不用兜底,社會資本通過為產業新城引入高端產業、高新技術和高端人才,在合作區域內創造出增量財政收入,為政府增加新的財政支付能力。政府從新增財政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作為“產業新城發展服務費”用于支付PPP相關服務費用,實現合作區域內部財政收支的自平衡。
這種“自我造血”模式,政府原有財政收入不變,只用合作區域內新增加的財政收入支付開發性 PPP 的服務費,增強了政府年度財政的支出能力,更有利于地方政府整體財政收支更加健康平衡。
激勵相容機制--政府將區域經濟發展的具體任務委托給社會資本,把財政收入、GDP、民生、就業、生態等一系列指標,量化成一套完整的對社會資本的績效考核標準。社會資本承擔全部投資并要達成政府的績效要求后,政府才從社會資本在合作區域內新創造的財政收入中支付PPP服務費。
在激勵相容的機制下,社會資本在合作區域內新創造的財政收入越多,所得回報就越大;如果社會資本沒有創造新增財政收入,政府不用支付社會資本的服務費。企業有動力,政府無風險,雙方目標一致、利益趨同,最大限度發揮出各自優勢。
華夏幸福在激勵相容的機制下,為政府提供規劃設計、土地整理、基礎設施建設、公共設施配套、產業發展、城市運營維護六大專業服務,形成一套完整的賦能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系統解決方案。
目前,華夏幸福投資運營的77座產業新城,已經有30個項目進入財政部PPP項目管理庫。先后有河北固安、江蘇溧水、浙江南潯、湖北團風、河南新鄭5個產業新城項目被財政部列為PPP示范項目,固安和來安2個產業新城項目被國家發改委列為PPP典型案例。去年5月,固安產業新城還被聯合國評選為全球60個“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典型案例。不久前,嘉善產業新城和嘉善縣雙雙被浙江省評為高質量發展優秀案例。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