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對公賬戶銷往境外實施詐騙 四川破獲特大販賣對公賬戶案
一條隱蔽鏈條
開設賬戶
有人以中間人、或者“法人頭子”身份,召集社會閑散人員或以給錢讓他人幫忙的名義,注冊企業,之后再拿著企業注冊信息前往銀行開設企業對公賬戶
轉手販賣
買家以每套幾百元至幾千元不等的價格收購包含工商營業執照在內的銀行對公賬戶,再以每套5000至6000元的價格,轉手賣給他人或直接銷往境外
用來洗錢
警方介紹,這些對公賬戶實際成為了電信詐騙團伙,以及境外賭博團伙的洗錢賬戶,流轉的資金實際上正是這些犯罪團伙的犯罪所得
大量來自境外的資金不斷注入到了剛剛開戶的對公賬戶內,又迅速地流向下一級其他賬戶。資金匯入地,遍及馬來西亞、菲律賓、柬埔寨、新加坡等地。“太異常了!”銀行反洗錢機構監測到了這一異常的資金流動,“一個小公司,剛剛開通不到一周的新賬戶,咋會有這么多境外的大筆業務。”
警方通過多日的偵查證實了這一“異常”!斑@些對公賬戶實際成為了電信詐騙團伙,以及境外賭博團伙的洗錢賬戶,流轉的資金實際上正是這些犯罪團伙的犯罪所得。”
1月8日,四川省公安廳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新聞通氣會上,廣安警方通報了上述案情。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獲悉,賬戶異常的背后則是一起鏈條式的特大販賣對公賬戶案。一個普通的對公賬戶是如何“跨境出海”的呢?
異常
大量境外資金涌入新開賬戶
去年9月,四川省公安廳接到了來自人民銀行成都分行的情況反映:建行、農行反洗錢中心發現大量對公賬戶開戶后使用異常!“有大量資金從境外注入到剛剛開通不久的公司對公賬戶。一個小公司,剛剛開通不到一周的新賬戶,咋會有這么多境外的大筆業務!
接到情況反映后,警方迅速對案件展開了偵查。通過對這些賬戶的初步核實,所屬企業存在賬戶開戶的企業信息與經營地址不實的情況,疑似虛假企業。另外,通過對資金流的核查,賬戶在開通不到一周的時間就迅速開啟使用,且資金匯入地幾乎全在境外。
“資金匯入地遍及馬來西亞、菲律賓、柬埔寨、新加坡、緬甸等地!本浇榻B,“一個新賬戶在短時間內不太可能會有這么多來自境外的業務資金,而且資金的流轉也很快,停留不久就會被轉入多個下一級賬戶。”
而在四川省公安廳刑偵局進一步的核查中,該批“異常對公賬戶”還涉及全國各地多起電信詐騙案件。賬戶從“異常”到“可疑”最后得到了完全證實——涉嫌犯罪。之后,案件被指定由成都、廣安兩地公安機關進行具體偵辦。
“這些對公賬戶實際成為了電信詐騙團伙,以及境外賭博團伙的洗錢賬戶,流轉的資金實際上正是這些犯罪團伙的犯罪所得!睆V安警方介紹。同時,經過偵查,該批賬戶背后的一條隱蔽鏈條也逐漸浮現。
偵查
犯罪團伙專門販賣對公賬戶
隨著調查深入,警方逐漸查明了這批賬戶背后的隱蔽鏈條——一條專門從事對公賬戶注冊買賣的完整鏈條。
警方介紹,通過對這些賬戶的開戶企業信息進行梳理調查,突出了相關企業的注冊中間人、法人代表、“法人頭子”等關鍵人物。來自廣安武勝縣公安局刑警大隊的案件主辦成員姜自丹介紹,在調查過程中,發現有人以中間人、或者“法人頭子”身份,召集社會閑散人員或以給錢讓他人幫忙的名義,注冊企業,之后再拿著企業注冊信息前往銀行開設企業對公賬戶。
“相當于只是用你的信息來注冊企業開賬戶,其他的就與你無關了。”姜自丹介紹,而這些開通的賬戶則會被收集起來,轉售獲利。警方介紹,在偵查中,成都、資陽兩地的李某、楊某和譚某裴某等主要嫌疑人被逐漸突出。
2018年以來,資陽人譚某、裴某等則專門組織杜某等10余人冒充法人代表,辦理多個虛假企業的工商營業執照及對公銀行賬戶賣給他人。
居住在成都的李某、楊某等人正是上述兩人的大買家,其以每套幾百元至幾千元不等的價格,從譚某、裴某處收購包含工商營業執照在內的銀行對公賬戶,再以每套5000至6000元的價格,轉手賣給他人或直接銷往菲律賓、緬甸等境外電信網絡詐騙團伙,用于實施詐騙犯罪活動。
深挖
牽出30余件電信詐騙及賭博案
2019年11月下旬,在四川省公安廳刑偵局統一指揮下,抓捕行動在成都、資陽兩地展開。26名涉案人員落網,并現場扣押對公賬戶“八件套”(對公銀行卡、U盾、法人代表身份證、公司營業執照、對公賬戶銀行申請表、公司公章、法人代表印章、公司章程)400余套及大量工商營業執照、公司印章、銀行卡、U盾等涉案物品。
被轉售的賬戶銷往了東南亞的多個境外國家,并成為了詐騙團伙的洗錢賬戶。據警方查明,通過交易的對公賬戶分析研判,有30余件電信詐騙案件和網絡賭博案件,與該批被查對公賬戶有資金往來,涉案資金1000余萬元。這也是警方下一步的重點打擊工作。
那么,為什么犯罪人員要對對公賬戶進行販賣呢?姜自丹介紹,對公賬戶從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警方的辦案難度,在警方打擊電信網絡詐騙案以及賭博案的過程中,如果嫌疑人使用的賬戶是個人賬戶的話,警方則可以直接實施凍結,時效是非?斓。而對公賬戶,銀行有相關規定,公安機關的查封、扣押、凍結是必須要到柜面去進行的。“這就增加了我們的難度,而讓嫌疑人能快速而容易地把錢轉走。”
據介紹,該案成功搗毀了“辦、買、賣、轉、銷”銀行對公賬戶的黑灰產業網絡,斬斷了大量銀行卡和企業對公賬戶非法流向菲律賓、緬甸等境外的犯罪鏈條,從源頭上打擊了電信網絡犯罪的上游環節,有效震懾了違法犯罪分子。
一個電話,險些騙走老人百萬存款
警方及時凍結詐騙賬戶,追回錢款
“我也不知道怎么的,就相信了。”說起當初被騙,陳某某一時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他們說要查我,我就害怕了!弊蛉,四川警方將一筆115萬的巨款返還給了陳某某。這是警方在一起電信詐騙案中查獲的。此前,陳某某因為來自“廣東警方”的一個電話而被騙,好在其轉賬的賬戶被真正的警方及時凍結。
接了一個電話,一百多萬差點沒了
2018年11月,成都退休教師陳某某在家中接到了一個自稱廣東警方的電話,對方稱,她賬戶中的存款“有嚴重問題”,“說有11個不同的人給我打了一年的款,這些錢有問題,都必須要一一查清楚!
一開始,陳某某是不相信的:“根本沒有人給我轉錢啊,我卡里的錢全部是我自己的。”不過,電話中的“警方”并不相信!八麄冋f必須要聽他們的,先把錢轉到一個警方賬戶去,說話非常兇,查清楚了就把錢返給我就是了,如果我不聽他們的,就要來查我!
陳某某表示她要直接報警。不過,“廣東警方”又直接稱,陳某某所在轄區的派出所所長也已經涉案,同樣在接受調查。“這下我就不知道怎么辦了,連警察都被查了,我肯定就更不好說清楚了!痹谝环翱謬槨敝,陳某某相信了電話中的“廣東警方”。
之后,陳某某前往銀行向“警方賬戶”轉出了115萬。而就在轉錢的時候,“意外”出現!拔业腻X轉出去后,他們說沒收到,賬戶有問題。”陳某某說,“喊再往另一個賬戶轉,這個時候銀行工作人員攔住了我,說可能遇到詐騙了,當場我就懵了!北M管錢已轉出,但幸運的是,就在陳某某轉錢的一兩分鐘之間,真正的警方凍結了這個賬戶。
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四個新動向
在昨日的返還儀式上上,與陳某某一起領回被騙資金的還有另外多名受騙者。據四川省公安廳廳刑偵局副局長楊林介紹,2019年,全省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5200余起,同比上升216.87%;抓獲犯罪嫌疑人5510余名,同比上升243.08%。止付挽損工作成效顯著,全省公安機關反詐騙中心共止付被騙資金20.24億元、凍結涉案資金15.83億元,同時及時為受騙群眾返還一批涉案資金。
而隨著犯罪技術的迭代升級,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呈現一些新動向。
一是網絡社交促成犯罪通聯,網絡詐騙案件占比大幅上升。詐騙分子一改以往單純使用一種通聯工具與受害人聯系的方式,變為交替使用網絡、電話、短信進行作案。網絡詐騙案件占比逐年提高,已占電信網絡詐騙總發案量60%以上。
二是詐騙團伙向境外轉移趨勢明顯,跨境詐騙犯罪日益突出。詐騙分子為逃避打擊,境內詐騙團伙向境外轉移趨勢明顯。據分析,90%以上兼職刷單類案件,50%以上貸款類詐騙案件和網絡交友類詐騙案件,詐騙窩點設在東南亞國家以及中緬邊境地區。
三是網上黑灰產業泛濫,鏈條化犯罪日益突出。受經濟利益驅使,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催生出許多灰色產業,如販賣手機卡、銀行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發送詐騙信息等。
四是作案手法不斷演變,高發類案形勢嚴峻。從作案手法看,犯罪分子越來越多使用人工智能、Goip網關、貓池、卡池等新技術、新設備。從高發類案看,發案量前三位的案件類別是:代辦信用卡、貸款類詐騙案件;刷單類詐騙案件;俗稱“殺豬盤”的網絡交友誘導賭博、投資類詐騙案件,往年高發的冒充公檢法詐騙案件有所減少。
警方支招
防止受騙 請記住這些要點!
為有效避免大家上當受騙,警方結合實際工作情況,梳理總結了一些防騙識騙要點:
一要務必增強個人信息、家庭信息、銀行卡信息的保護意識,防止相關信息流失;
二要務必增強安全意識,凡是要通過網絡進行轉賬匯款的,務必要仔細核實驗證,保持警惕、冷靜,遇到無法辨別的情況要多與家人朋友溝通,謹防上當受騙;
三要務必增強警惕意識,對不明來源的網絡鏈接、二維碼等信息保持警惕,不要隨意亂點;
四要務必了解基本常識,公安機關不會通過電話網絡辦案,更沒有所謂的“安全賬戶”,凡是通過電話網絡辦案的都是騙子;
五要提升法制意識,避免為小利誘惑參與買賣銀行卡、手機卡等違法犯罪活動,更不要以身試法參與電信詐騙犯罪活動。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杜玉全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