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時代的寒假,與“神獸”和平共處的四項基本原則
【蘭君專欄】
后疫情時代的寒假,與“神獸”和平共處的四項基本原則
原創作者|蘭君(資深教育主編,青少年成長專家,中高考作文指導專家,暢銷書作家,校長傳媒專欄作家,中科院家長學院特邀專家)
作為家長,一定忘不了前一個“漫長”寒假帶給我們的沖擊。不僅要當好爹媽,還要當好老師!網課的不穩定、孩子的不自覺,老師隔屏又很難監管到家里的孩子。真是一地雞毛、苦不堪言……
后疫情時代,特別是當下多變的教育背景之下,孩子的學習方式、未來的前途規劃以及親子溝通的方式都在悄悄發生著變化。
寒假將至,怎樣才能讓孩子收獲更多的成長能量?我們家長到底又該做些什么呢?看好下文中植入的四項基本原則。
01
和神獸和平相處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寒假將至,神獸回歸。后疫情時代的寒假,重歸秩序是我們的首要任務,家長要帶著亦師亦友的心態面對孩子。家長要了解,寒假期間的學習方式和在學校有所不同,寒假里要處理好學和玩的關系,有價值的玩就是學,有意思的學就是玩。玩中學,學中玩才是寒假的主旋律。
寒假不僅是對孩子自律性的考驗,對家長亦然。寒假期間,呆在一起的時間很多,抬頭不見低頭見,很容易“現原形”。有的家長,只對孩子提出學習的要求,孩子做不到就嚴厲的批評。
殊不知,自己每天吃吃喝喝,看電視、刷抖音、玩游戲,沒有任何自律的表現,也給孩子做了壞的榜樣。
你玩著手機,聽著音樂,孩子卻在一旁寫著作業,只能用羨慕嫉妒恨的眼光看著家長,還美其名曰最長情的告白是陪伴,其實這不叫陪伴,是監工,是拉仇恨。
因此,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張全家的日常作息表,與孩子一起自律,非常重要。這是第一條原則。一個家也是一個team,組成戰隊,吃飯、學習、讀書、健身、勞動、休息等安排,每天大家一起完成,這才是高質量的陪伴。
02
家族“巡回檢查組”
這些事兒最好少打聽
親子之間,好的關系勝過萬千說教。寒假其實是家長和孩子情感培養和交流的黃金時期?荚囘^后,寒假和過年接踵而至。可能你對孩子的成績有點失望,但最好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然后選擇一種輕松的方式和孩子交流,一味地責備和攀比對孩子來說,只能是一種心理折磨。
還有一點,蘭姐姐也要多多提醒:孩子成績是隱私,寒假過節走親訪友時,我們大人最好少打聽!這是第二條原則。
每到過年,被親友們輪番"拷問"成績,這也是學生們最虐心的事。
疫情期間,家庭聚會明顯減少了,孩子們被家族“巡回檢查組”當眾問詢的機會也減少了。但也有分外“執著”的親戚,線下轉線上,電話微信還是不停的打探,何苦呢!
山東省教育廳多年前已出臺中小學基本規范40條,將學生成績和名次列為學生個人隱私。連高考成績也列為隱私范圍。
對此,這么多年過去了,好多人還是有點扭不過彎來,見了面問問人家孩子考得怎么樣,這明明是一種關心,說明彼此近,對他人關心嘛,怎么還不領情?還說可能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傷害?
其實,把學生分數列為隱私,是一種教育的人文關懷,是教育的文明和進步。我們要轉變觀念,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尊重孩子。
03
親子矛盾高發
多在“無用”的事上下功夫
我們發現,寒假是親子矛盾的高發時段。親子矛盾的“戰事”容易大面積爆發,特別多發于那些所謂“有用”的事情上,比如學習。
一個不想學,一個逼著學,矛盾自然產生,親子關系瞬間惡化。
在寒假這段宅在家的大塊時間里,其實和孩子多做點“無用”的事可能更有效。這是第三條原則。
比如一起追劇,看看電影,聊聊天,月光下散散步,早起看看日出……都說最好的教育是陪伴,假期“強制”我們實現了這個小目標。
在這場疫情面前,培養孩子擁有一顆熱愛生活樂觀感恩的心至關重要。困境中,用家庭的溫情化解,教會他們學會在困難中堅強、樂觀向上,并懷有一顆感恩的心。
04
寒假到底補點啥
這樣“進補”才能進步
蘭姐姐提醒,家長不要把孩子的價值和成績混為一談,更不要因為一時的成績差連親情也失去了,要讓孩子知道你仍然愛他。第四條原則來了。
趁著假期,補補親情可能更有效,得到信任和尊重的孩子,學習原動力會成幾何分倍增加。
寒假中還有哪些課需要補呢?
首先要補的是體育課。
現在的孩子在體質方面普遍存在硬、軟、不協調的特點,即關節硬、肌肉軟、四肢協調能力差。這些情況都與缺乏鍛煉有關。
根據國家的規定,中小學生必須保證每天至少1小時的體育活動,但據了解,假期里能堅持每天戶外運動1小時的并不占多數。
身體是本錢,良好的身體素質是知識學習的保障,在當前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持續下降、體育鍛煉時間不足的情況下,身體素質則真正需要"補課"。
還需要補補獨立課。
更多地讓孩子做主,把孩子推到前臺,讓孩子盡早獨立。生活中,好多家長只盯著孩子的成績,這樣做常常適得其反,我們有理由相信,有獨立自主精神的孩子離成功更近。
都說三十而立,對獨立這件事,需要三歲而立。一個孩子的獨立要從練習單飛開始,離開父母和同齡人結伴遠行。這其間蘊涵著著可貴的成長力量。
獨立還意味著,孩子需要漸漸退出父母組建的朋友圈,開始建立屬于自己的朋友圈。如果缺乏同齡人組成的"微江湖"的基本功歷練,孩子們的社交能力在成年后很可能會形成障礙。
孩子們很有必要從小演練社交技能,社交能力也要從孩子抓起!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培養一個獨立自信的人。假期是一個孩子加速成長的關鍵期,放在大格局里成長起來的孩子,將來才會長成結結實實的幸福之人。
(本文為蘭君原創投稿,首發蘭姐姐微信公眾號“家長學苑-ID:qdlanjiejie”,版權歸原創作者蘭君所有)
作者簡介:
蘭君,蘭姐姐。資深教育主編、晚報小記者團創始人、中科院家長學院特邀專家、中小學生作文指導專家,校長傳媒專欄作家。其主持的品牌欄目"作文課"、"蘭姐姐熱線"、 "家長學堂"、"教育三人行"等多年來廣受好評。著有《愿此生你比我強大》《父母好好學習 孩子天天向上》《優秀母親教子錦囊》等。
- 標簽:借貸寶裸條門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