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禮儀大全佛系親們了解一下。
1.緣左右兩側而入,不可行走正中央,以示。若靠門左側行,則先以左腳入,
3.唯有誦經、禮佛、打掃、添油香時方可進入,不可:以佛殿為信道,,任意穿
4.進殿之前當先凈身心,洗凈雙手,進入時不可東張西望、到處觀覽,禮拜后方
6.于殿內不可談言語,更不可大聲喧嘩,除聽經聞法,全體禪坐外,不可坐
7.于佛殿內,不得支腳、倚壁、靠桌、托顎叉腰站更不可笠杖倚壁而立或涕唾污
8.在大殿內勿打呵欠、吐唾液、放屁等,逼不得已時,應退出殿外。打呵欠時應
2.凡經過有佛像處,應當整衣禮拜或合掌:如在經堂、佛殿應當禮拜,如因
4.上香的方法:上香時,用大拇指、食指將香夾住,余三指合攏,雙手將香平舉
6.如看見佛像或置于不潔之處,應當捧持移置凈處。若見有人對佛像不
1.禮佛不必立于中間,唯須虔拜即可。當知佛具三明、六通、十力、四無畏、
2.不論佛殿內供有多少佛,通常入殿禮佛以三拜即可,個人則聽其意愿,若
(3)懺除業障:所謂『禮佛一拜滅罪河沙』滅罪當先整肅威儀,內外威儀具足,
我○○愿與多生、現在父母、師長、知識、檀越、法俗眷屬、冤親債主,
4.時必須內心三寶,如第一拜念贊佛偈(天下無如佛)....,第二
拜念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第三拜念僧寶不思議....,或第一拜念南
5.時,不可移動雙腳的,以免踩到海青,拜時要將臀部置于腳上,不可
1.請經時,經要夾于食指與中指之間,食指與大拇指同置書面,另三指置書下。
2.凡持經像,皆當雙手捧之平胸,不可將只手攜行、隨意放置或置于腋下。
1.讀律時應焚香端坐,如對圣容,不可靠背交足,有失。欲讀經,必先
3.讀書當覆以經蓋,以免灰塵積落。經上有灰塵當以凈布拭之,不可用口吹塵。
6.專供讀誦之經本,不可寫字。萬不得已,以鉛筆為記,熟誦之后必須擦凈。講
7.誦經時,有人造訪或問話時,可以合掌答禮,或以紙條記之,將經典合起,起
9.買時,不可一半在桌內,一半在桌外,當端正之。對、袈裟、衣缽、
10.損壞應當修補工,如實在無法修補工時,可以焚燒之,將余灰灑于
2.形好:謂出家人剃除須發,相好,除去塵衣而著之法服,具
3.永割親愛:出家之人割舍父母親情之愛,而一心積勤,以報父母生成之德,
4.委棄軀命:謂出家人委棄生命而無所顧惜,惟一心求證佛道,兼能為之福
5.志求大乘:謂出家之人,常懷濟物,專志勤求大乘之法,以度脫一切有情,
1.途中、中、誦經中、禪行中、剃頭時、以及洗澡、上廁所、乘車船、睡
2.遇入中,當集合大眾,敲二鼓一鐘,直到進入大殿站好為止,由
3.吩咐之事情,當唯謹,盡力辦好。不可請幫我拿東西、帶東西,
4.時,虔誠一拜即可,時間不宜過長。遇見師夫應以合掌以示禮儀,
5.手中持經時,碰到時,將經舉起與眉齊,向說:『』,或說:
1.不得單稱名字,對年長比丘當尊稱作『長老』、『某老』、『某老』、
2.對年長比丘尼當尊稱作『師太』、『尼師』、『』、『』等。若不知
3.對年青比丘、比丘尼,則可僅稱『』、或于其名號下加稱『師』字,如有
4.請問名號,當先合掌,然后說『請問上下』、『請問尊號』、『
5.于前,不可自稱『我』字。當視關系而自稱『后學』、『門生』、『晚學
2.與談話,立處不可高于,亦不應站立中。如果在樓上,要到樓
3.請開示,應請自訂時間,以免影響修持,且應事先與約定時間,
5.與客人言談時,不可冒失打岔,有事投告,當則立靜候招呼,不得率爾插
6.看經、寫字及上課、休息時,不可上前與之談線.若有比丘或優婆塞于深山崖洞,女不得一人前往請法供養。即使是知
即站立時,應如松樹般地安穩,不可輕率、扭斜或身體抖動,并于適當立時則立,
1.碗--表龍珠、精華,如吾人本具之智能德相,即所謂的摩尼珠,欲『探
(四)桌面整潔-桌面是擺放的道場,保持桌面整潔,就是佛法的具體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