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高發季 醫生提醒早預防早識別早救治
中新網貴州新聞6月5日電(蘭永明 袁泉 周旭敏)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多發傳染病,多發生于5歲以下嬰幼兒。連日來,由于天氣炎熱,氣溫上升,前往醫院就診的手足口病兒童患者不斷增加。醫生提醒,廣大家長要注意兒童的手足口病日常防治,做到“早預防、早識別、早就診”,防止出現重癥。
記者在匯川區人民醫院住院部兒科病房內看到,前來就診的患者已經住滿病房。該院兒科執行主任林勇告訴記者,每年的4月至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發季,自4月份以來,兒科病房已先后有200余名患有手足口病兒童前來就診。
熊俊楠今年1歲多,幾天前,他的手、足、口腔、肛周等身體部位出現了大面積皰疹,送到醫院經醫生診斷,熊俊楠屬于重癥手足口病。
“我們臨時給他加了一張床位在我們醫院進行救治,治療主要就是對癥加抗病毒治療,他來的時候同時合并了一個心肌的嚴重損害, 我們同時給他一些保心的治療,小孩現在手足口病和心肌炎的治療都是很順利,恢復較好,過兩天就可以痊愈出院了。”匯川區人民醫院兒科執行主任主治醫師林勇說。
據介紹,手足口病可通過密切接觸、糞口途徑和呼吸道飛沫等三種途徑,潛伏期為2到10天,病發時會引起兒童持續發熱,手、足、口腔等身體部位出疹,少數患者會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并發重癥,危及兒童生命健康。
“家長在家里面如果發現發熱的小孩或長皮疹的小孩,就要高度這個手足口病,及早就醫,特別是出現一些比如說持續高熱、體溫大于39℃、常規抗、 退熱效果不佳或同時出現一個神經系統表現,比如說一個肢體抖動、驚跳、昏睡或者意識改變出現昏迷這些,甚至抽搐就要高度。”匯川區人民醫院兒科執行主任主治醫師林勇說。
記者了解到,防止手足口病的高發,可從預防和治療兩方面著手,其中加強日常預防是關鍵。醫生提醒,廣大家長要注意兒童個人衛生,勤洗手、勤換衣服、勤曬衣被,吃清淡飲食,不到人多的地方;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兒童玩具和常接觸到的物品應當定期用含氯消毒劑進行清潔消毒;兒童住居要多開窗通風,并避免與手足口病患者密切接觸,防止交叉感染。此外,還可到就近有條件的醫院進行疫苗接種。
“現在我們的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疫苗已經出來了,一般半歲到五歲的都可以接種這個疫苗,因為五歲以下是手足口病的高發人群, 一般我們12個月之前把這個疫苗接種完畢 ,就是第一次打了這個疫苗間隔一個月足口病的疫苗就可以預防這個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匯川區人民醫院兒科執行主任主治醫師林勇說。(完)
【菲律賓·世界日報】中國FTC-2000G軍貿飛機總體技術方案通過評審
【菲律賓·世界日報】遵義綜保區通過國家驗收 貴州成中國西部擁有綜保區最多省份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務面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