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個養胎小常識輕松擁有好“孕氣
發現懷孕之后,孕媽媽開始為各種大小事擔心不已:什么時候可以去醫院建卡產檢?為什么老是覺得肚子餓?可不可以變換發色?
為了避免無謂的擔心,本文特別整理懷孕期間一定要知道的9個養胎小常識,幫助孕媽媽輕松擁抱好“孕氣”。
A:《孕媽媽健康手冊》就像是孕媽媽的身份證明,通常婦產科醫師確認胚胎的著床正確,醫院才會發給孕媽媽《孕媽媽健康手冊》,若還沒領到手冊也別擔心,這可能只是意味著懷孕周數還太早,從超聲波檢查看不到胚胎,無法確認胚胎著床的,所以才會請孕媽媽過兩周再回診檢查。
確認懷孕之后,通常在懷孕10~12周會領到《孕媽媽健康手冊》。一般醫療院所的慣例通常在懷孕9~11周左右,確認胚胎的著床情況之后才發手冊。但有些醫療院所會提早在懷孕8~9周就發手冊,因為領了手冊會讓孕媽媽有安定感,通常就會選擇在發手冊的院所完成產檢和生產。
2 為什么懷孕后,體重會出現很大變化?饑餓感好像隨時都會竄出來?但為什么懷孕初期又不需要多吃東西?
A:懷孕初期,大多數孕媽媽都會害喜的困擾,容易感到惡心反胃。不過,有些孕媽媽卻正好相反,饑腸轆轆的感覺如影隨形,上一秒鐘還覺得飽,下一秒鐘又突然感覺餓了,就想趕緊找食物來填補肚子里莫名而來的饑餓感。
整個孕期體重增加的幅度應控制在10~14千克,初期平均增加1~2千克,中期增加4~5千克,后期增加5~6千克。大部分孕媽媽在懷孕初期都有孕吐現象,食不下咽,然而,一旦感覺饑餓時卻可能狂吃或亂吃。為了避免自己突然餓了就饑不擇食,應少量多餐,每餐避免吃得太飽,并在正餐之間準備具有營養價值的小點心,例如蘇打餅干、牛奶麥片或水果等,以便能快速解除突然來襲的饑餓感,避免亂吃。高糖分、高油脂、油炸物等高熱量的食物都要避免食用,否則產材可能就回不去了。
3 快生產時,醫師會孕媽媽多爬樓梯。但為什么孕媽媽爬樓梯要往上爬,而不是下樓梯?
A:當產兆(陣痛、見紅、破水)出現之后應立即就醫檢查,不過,如果只是陣痛且檢查發現胎頭還沒下降,通常婦產科醫師會孕媽媽回家繼續觀察。
待產期間,孕媽媽可以在醫師的下,由家人扶持慢慢爬樓梯,但要記得必須往上爬,如此有助于加速產程進展。為什么不下樓梯?孕媽媽挺著大肚子,下樓梯可能根本看不到自己的腳,萬一摔倒反而。另外,孕期體重增加再加上地心引力作用,下樓梯會增加膝蓋負荷,容易導致孕媽媽膝蓋受傷。所以如果要爬樓梯,請務必往上爬,確保安全。
A:蠶豆癥是一種和代謝異常有關的遺傳性疾病,若家族中有相關疾病史,有可能會生下蠶豆癥寶寶。蠶豆癥的學名為“葡萄糖六磷酸鹽去氫繪缺乏癥”(G6PD),G6PD是一種酵素,它在人體協助紅血球內葡萄糖進行新陳代謝,在代謝過程中會產生對抗某些氧化物的物質,以紅血球。然而,當患者體內缺乏此種酵素,在代謝過程中就無法產生可紅血球的物質,因此若不慎接觸到某些特定物質,紅血球就會受到而發生溶血。
由于蠶豆的成分需要G6PD酵素幫助人體代謝,本身若有蠶豆癥,吃了蠶豆就會引發溶血現象。過去因為醫療不發達,誤以為是吃了蠶豆才會生下蠶豆癥寶寶,因此才會有孕媽媽吃蠶豆的說法。調查發現,早期案例多為客家族群,因客家人偏好吃蠶豆,因而又將此癥俗稱為蠶豆癥。由于代謝異常疾病早期發現,可降低對寶寶造成的,因此寶寶出生后都必須做新生兒篩檢,透過此項篩檢即可確認寶寶是否有代謝異常方面的問題。
A:國外雖曾有報告提到染發和膀胱癌、淋巴瘤及多發性骨髓癌等疾病的相關性,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目前仍無法確切兩者有關系,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染發劑的確可能引起皮膚過敏和刺激反應。
傳統染發劑成分包含PPD、胺、雙氧水、過氧化氫、阿摩尼亞以及重金屬、色料等成分,其中所含的色料一般推測最有可能是對人體造成的原因。雖然不能確定染發劑對人體有不利影響,實際染發劑經皮膚吸收的量也不大,但如果有顧慮,也可以試試頭發的著色劑。
傳統染發劑的原理是頭發原有的顏色來達到變換發色的效果,屬于一種化學的作用,因此頻繁的染發會使發質受損。而頭發著色劑的成分中雖也包含銀離子等發色物質,但卻是以物理作用讓顏色附著在頭發上,銀離子遇光之后,會變化成棕黑色的氧化物,并能附著在頭發上,因而使淺色或白頭發從表面看來,會變化成咖啡色系的發色。
A:鐵質的食物來源主要是紅肉,而鈣質的主要來源是牛奶,通常這兩種食物本來就會錯開在不同的正餐之間食用,而餐后吃水果補充維生素C,則可幫助蔬菜中的鐵質被人體更好吸收,所以,只要維持均衡飲食的原則,孕媽媽就可以補充到身體所需的鐵質和鈣質等營養素,不一定要刻意同一餐吃。
如果孕媽媽選擇添加鐵質的乳品,但由于乳品本來就不是鐵質的食物來源,同時間吃,雖不會有不好的影響,但是鐵質的吸收率可能會打折。
A:懷孕之后,不論是從事長時間坐著或站著的工作,都要避免讓自己太操勞,因為孕媽媽過于勞累,會增加早產的風險。所以,孕媽媽若感覺身體很疲累,一定要主動告知同事或主管,避免硬撐。
8 為什么在懷孕后期,坐著時尾椎會痛得讓人感覺如坐針氈?而且手和腳會有麻麻的感覺?
A:進入懷孕后期,越來越大的子宮和胎兒使得孕媽媽的脊椎負荷增加,當脊椎的最后一節受到,孕媽媽就容易感覺到腰酸背痛,如坐針氈。這是懷孕所引起的生理現象,避免長時間坐著,平常要多、散步可幫助改善。
另外,手腳容易發麻的感覺,主要跟孕期水腫有關,當手腳水腫而使得周邊神經易受到,就會感覺手腳發麻。這種情況沒有方法根治,不妨多按摩、甩手或做肢體伸展,以促進體液回流,可以減少發麻的不適。
A:懷孕期間的許多不適的確是正常現象,通常生產后就會自然緩解,但是,若感到很不舒服或者有痛、出血等征兆,還是要提高。懷孕中期以后子宮撐大是造成腹部緊繃感的原因。在懷孕前,子宮只有約一個拳頭大小,大約懷孕10周會擴大到骨盆腔外,約20周從孕媽媽外觀上就能明顯看出來小腹微凸;到了30周,子宮已經擴大至橫隔膜,為了讓子宮維持穩定,子宮前方的子宮圓韌帶也會逐漸被撐大拉長,所以孕媽媽會感覺到整個腹部有一股拉扯的力量。
如果是劇烈的疼痛感,而且痛感的不是呈對稱,應該立即就醫檢查。若抽血檢查發現白血球指數上升,有可能是感染的征兆。例如若疼痛感是來自右下腹,可能是盲腸炎引起,及時就醫診治才能降低對胎兒造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