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歷史小知識大全 你值得擁有!
4、豪放派詞人:蘇軾、辛棄疾,并稱“蘇辛”; 婉約派詞人:李清照(女詞人)
6、屈原:我國最早的偉大詩人,他創造了“楚辭”這一新詩體,開創了我國詩歌浪漫主義風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他是學派的創始人,被稱為“孔”,孟子被稱為“亞圣”,兩人并稱為“孔孟”。
9、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其詩廣泛深刻的反映社會現實,被稱為“詩史”,杜甫也因此被尊為“詩圣”,有著名的“三吏”:《潼關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10、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史記》(又稱《太史公書》),作者是漢朝的司馬遷,魯迅稱《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12本紀、30世家、70列傳、10表、8書,共130篇。
13、《聊齋志異》是我國第一部優秀文言短篇小說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聊齋”是他的書屋名,“志”是記敘,“異”是奇怪的事情。
18、唐:唐太李世民 宋祖:宋太祖趙匡胤 秦皇:秦始皇嬴政 漢武:漢武帝劉徹
4、“四大民間傳說”:《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臺》、《孟姜女》、《白蛇傳》。
8、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創作了我國古典小說中最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紅樓夢》(又稱《石頭記》),它問世后就廣為流傳,深受人們喜愛,還出現了專門研究該書的一門學問——“紅學”,“紅學”現已成為世界文學研究中的重要課題。
18、三綱五常:“三綱”:父為子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
19、“”“五經”是的主要經典:“”即《論語》《孟子》《中庸》《大學》;“五經”指《詩》《書》《禮》《易》《春秋》。
24、“永字八法”是說“永”字具有:點、橫、豎、撇、捺、折、鉤、提八種筆畫。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九流”:、、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
A 童生試,也叫“童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員(秀才、相公)資格,這樣才能參加科舉考試。
B 鄉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的一次考試,由秀才參加,考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jiè)員。
C 會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D 殿試,是科舉制最高級別的考試,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鼎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合稱“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
正式科舉考試,時間每年一次,地點府(州)縣,應試者儒生、童生,獲取秀才
鄉試,時間三年一次(秋),地點省城,應試者秀才,獲取(舉人)第一名為解元
會試,時間三年一次(春),地點禮部(京城),應試者舉人,獲取(貢士)第一名為會元
殿試,時間會試后同年4月,地點,應試者貢士,獲取(進士)前三名為狀元、榜眼、探花
14.大河百代,眾浪齊奔淘盡英雄漢;詞苑千載,**芳競秀盛開一枝女兒花。——李清照
15.譯著尚未成書,驚聞隕星,中國何人領吶喊?先生已經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魯迅
(一) 稱字:幼時命名由父親長輩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鴻字雁冰,魯迅字豫才。
(二) 稱號:一般只用于自稱,以顯示某種志趣或抒發某種情感,年齡不限,如李白號青蓮,白居易號香山,李清照號易安。
(三) 稱謚號:古代王侯將相、高級、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稱號,如范仲淹稱文正,歐陽修稱文忠。
5、 古人稱自己一方的親屬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
令:令尊(對方父親)令堂(對方母親)令兄(對方哥哥)令郎(對方兒子)令愛(對方女兒)
4、 稱年老的人為丈,丈人。唐以后稱岳父為丈人,又稱泰山。妻母為丈母,又稱泰水。
7、 對品格、智慧超**的人用“圣”表敬稱,“孔子”為“”,“孟子”為“亞圣”“杜甫”為“詩圣”,后來“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駕”。
豆蔻:十三四歲——十五六歲(比喻人還未成年,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稱為“豆蔻年華”。)
1、 北斗,又稱北斗七星,批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勺形)的七顆亮星,北極星,北方天空的標志。
2、 閏年,以陰歷年除以4或100(年號00除以100),能整除的那年,就是閏年。
例如:1919年,農歷年號,天干計算時,用1919年除以10,余數為1,對表“1”為“辛”;地支計算時,用1919年除以12,余數為3,對表“3”為“亥”,那么1919年為“辛亥”年,故“辛亥”發生在19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