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小知識--名詞解釋一
2、國家預算——是實現國家職能和任務的重要工具,體現以國家為主體的分配關系,它是具有法律和制度并經程序編制、審核和批準的國家年度財政收支計劃。
3、部門預算——是市場經濟國家普遍采用的預算編制方法,是由各部門編制,經財政部門審核后報立法機關審議通過,反映部門所有收入和支出的預算。
4、總預算會計——是各級財政部門核算、反映、監督預算執行和財政周轉金等各項財政性資金活動的專業會計。
5、財政補助收入——是指事業單位直接從財政部門取得的和通過主管部門從財政部門取得的各類事業經費,包括正常經費和專項資金。
6、國庫集中收付制度——也稱國庫單一賬戶制度,是指從預算分配到資金撥付、使用、銀行清算,直到資金鮐達商品和勞務提供者賬戶的全過程直接控制,通俗地講就是&;quot;收入一個口徑,支出一個漏斗&;quot;。
7、復式預算——是指國家財政收支計劃通過兩個以上的表格來反映的一種預算形式,它既能反映財政預算資金的流向和流量,又能全面反映資金性質和收支結構。
8、零基預算——是指在編制預算時,一切從零開始,只以當時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為依據,對原有的各項開支進行重新核實,不考慮以前的財政收支狀況。
9、工資財政統一發放——就是指凡是預算安排的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性經費,要全部納入財政在國庫開設的工資專戶,專項用于發放職工工資,不準挪作他用。財政安排的工資性支出,不再撥付給各部門,由財政部門通過銀行直接撥入職工在銀行開設的個人賬戶中。
10、行政費支出——是財政用于各級國家機關、國家行政機關、國家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以及外事機構行使其職能所需要的費用支出。
11、社會保障——它是和社會為了保持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對勞動者和社會因年老、傷殘、疾病而就業機會,或因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等原因面臨生活困難時,通過國民收入再分配提供物質幫助和社會服務,以確保其基本的生活需要。
12、職工醫療保險基金——是指國家為保障職工的基本醫療,依照國家有關,向單位和個人籌集用于職工醫療保險的專項基金。
13、養老保險基金——是為興辦、和發展養老保險事業而儲備的專項基金,主要用于退出社會勞動后的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14、工傷保險——是國家或企業在勞動者因工作而負傷、、死亡時,給勞動者本人及其供養直系親屬提供物質幫助的一種制度。
15、女工生育保險——是國家或企業在女職工生育期間中斷勞動或工作時給予物質幫助的一種制度。其主要內容是在女職工生育期間對她們提供醫療服務和產假工資或生活補貼待遇。
16、失業保險——即對因失業中斷工作的勞動者及其家屬給予基本的生活費、醫療費,并為他們提供轉業培訓、職業介紹等服務。
17、社會救濟——是指國家和社會為每個享有基本生活,而對貧困者提供物質幫助。
18、撫恤事業——是國家、社會和人民群眾對軍人、工作人員等在其、病故或因公、因戰或生活遇到困難時,給予本人或其家屬的撫慰和物質幫助,它包括優待和撫恤兩個方面。
19、自然災害救濟事業費管理——是指對國家撥給自然災害的地區和人民,用于搶救生活財產和保障基本生活的專項救災資金和物質所進行的管理。
中華會計網校版權所有走進正保聯系我們歡迎合作我要糾錯招聘信息關注網校采風網站地圖設為首頁手機版網校
咨詢時間:全天24小時服務(節假日不休息) 郵箱:投訴電線 傳線人工轉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