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您的位置首頁  孕前準備  孕前常識

兩代“法官媽媽”接力少年審判

  • 來源:互聯網
  • |
  • 2019-06-02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兩代“法官媽媽”接力少年審判

  “六一”節前,南潯法院法官為學生上了一堂生動法治課。沈勇強 攝

  □ 本報記者  王春

  □ 本報通訊員 吳攸 朱婧

  “六一”兒童節前夕,浙江省湖州師范學院南潯附屬小學六年級六班教室不時傳來一陣陣笑聲。南潯法院兩代“法官媽媽”賈建平、溫奕弋,“法官姐姐”薛蘇蓉共同為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法治課。學生們競相穿上法袍、拿起法槌,在法官媽媽娓娓道來的法律小故事中,過了一把“法官”癮。

  南潯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沈舟平向《法制日報》記者介紹,從2000年到2019年,南潯法院未成年人刑事審判工作已走過整整20年,兩代“法官媽媽”接力堅守,未成年人法治關愛工作薪火相傳,通過“十個一”工程,延伸審判幫教職能,南潯區未成年人犯罪比例持續保持全省低位,2018年更實現本地籍未成年人零犯罪。         下轉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少年庭先后獲了浙江省優秀青少年維權崗、巾幗文明示范崗等榮譽,賈建平獲“全國模范法官”,溫奕弋獲“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全國法院辦案標兵”等榮譽。

  愛心方法代代傳

  微卷短發,笑語盈盈,賈建平總是給人滿滿的親和力。

  從一名從教十多年的教師,到一名“法官媽媽”,再到如今退休后到湖州市關工委繼續發光發熱,賈建平始終奮戰在關心關愛少年一線。

  2000年,賈建平開始從事未成年人刑事審判工作,獨創了一套愛心工作法,包括庭前教育法、情景交融法、圓桌審判法等,還摸索出一整套“一、三、六”緩刑犯考察回訪制度,扣好未成年審判工作的每一個環節。

  愛心方法代代傳。2013年南潯法院少年庭成立,組建了全女性的未成年人案件主審法官團隊,溫奕弋全面負責工作,落實“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原則,不斷探索、完善教育維權式少年審判模式。

  來自云南的小陸(化名)結伙他人兩次盜竊近兩萬元財物,但因其父母在外省務工,無法參加庭審,溫奕弋便聯系南潯區婦聯副主席閔陳晨,請他擔任小陸的“臨時家長”,以維護小陸在法庭上的合法權益,減輕小陸庭審時的緊張。據了解,南潯法院已會同區檢察院、團區委、區新居民事務管理局等單位,選任了40多名“合適成年人”,累計為30余名外地籍涉案未成年人“認親”,提供觀護服務。

  南潯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慎玉龍介紹,“我們重點打造未成年人法治關愛‘十個一’工程,涵蓋組建巾幗團隊、踐行教育維權式審判機制、拓展緩刑幫教基地,用好‘溫暖基金’、辦好‘少年法苑’專業刊物等內容,以實現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實現失足少年教育改造、預防青少年犯罪目標。”

  幫教幫扶助啟航

  “您對我的事那么上心,我很珍惜這次機會,不會讓您和所有幫助過我的人失望,也一定會給父親爭口氣……”小成在幫教基地工作一個月后,向溫奕弋袒露“肺腑之言”。

  一年前,未滿16周歲的小成(化名)因瑣事與他人發生矛盾,沖動下將對方捅傷。

  曾經,作為徒弟的溫奕弋,經常看著賈建平為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忙到深夜;現在,已獨當一面的溫奕弋,走過師傅的路,更深刻體會到:法律不僅是審判,也應是救贖。溫奕弋這位操心的“母親”開始四處奔走。今年3月,南潯法院與湖州某生態旅游公司簽訂幫教協議,此后小成在該公司一分店上班。這已是該院與企業、學校、社區建立的第21個溫暖幫教基地。多年來,已為120余名未成年緩刑犯提供公益勞動及工作、學習機會。

  除了通過幫教基地幫助未成年緩刑犯重返人生正軌,南潯法院還加大幫扶力度,將溫暖不斷傳遞出去。

  如今的小琦是一名課業繁重的高中生,她看起來和其他同齡人沒什么區別,可她卻是7年前一起過失致人重傷案中的受害人。高額的醫藥費、漫長的治療讓小琦全家跌入了深淵,本不富裕的家庭負債累累。

  小姑娘的不幸遭遇,引發了溫奕弋的深深思考。在溫奕弋審理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80%左右的犯罪未成年人都是外地籍,是否能通過成立一個基金會,捐助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未成年人,以防止和減少未成年人犯罪。在溫奕弋提議下,2014年9月24日,南潯法院與南潯區慈善總會聯合設立湖州市首個法治關愛“溫暖基金”,用于資助刑事案件中確需經濟幫助的未成年被告人、未成年被害人,刑期較長罪犯未成年子女中的經濟困難者,以及其他確實困難需要經濟幫助的未成年人。目前已累計募集資金55萬元,資助150余人次,而第一筆捐助,受捐人就是小琦。

  溫情法官判后語

  “沒有幾個月你就是大人了,而你18歲的生日卻將在高墻內度過……法律是無情的,你觸犯了就要受到懲罰,法律也是有情的,它給了你從新做人的機會,希望你今后多學法,慎交友,不盲從,做一個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看著判決書后這些樸實的文字,貴州的苗族孩子小豐不禁有些動容。這份充滿溫情的“法官寄語”,是溫奕弋專門為小豐開的一張“處方”,她說,犯罪的孩子都是她的“病人”。

  其實早在2003年11月,賈建平便開始在每一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判決后撰寫“法官后語”,剖析未成年犯犯罪的主客觀原因,這項制度被沿用至今,成了冰冷判決書后一份“很有愛”的存在。

  一段溫馨勸導,幾句鼓勵話語,因人而異開好每一張“處方”,如今,賈建平與溫奕弋所寫的“法官寄語”已裝訂成了厚厚的幾本,這是她們開給未成年犯的救心“良藥”,亦是兩代法官媽媽走過的20年溫暖足跡。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
網站推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