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桃“進城記”:如何解決扶貧產業“好女愁嫁”的問題?
新華社成都9月2日電(記者蕭永航)農戶生產采摘獼猴桃,電商工作人員集中收購、冷鏈儲存、統一篩選包裝,再通過電商平臺線上銷售,物流快遞公司將獼猴桃送到消費者手里。
9月1日,全國產業扶貧工作推進會在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舉行。在該縣扶貧產品加工營銷中心,負責人向來自22個省(區、市)的代表們介紹蒼溪重點產業紅心獼猴桃的生產、銷售模式。“我們給這些扶貧產業農產品發放‘身份證’,幫助27家企業的54個產品申請‘四川扶貧’公益商標,解決‘好女也愁嫁,好女嫁不好’的問題。”
四川省蒼溪縣地處秦巴山區,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也是“世界紅心獼猴桃原產地”,自20世紀80年代選育出世界首個紅心獼猴桃品種以來,立足獨特的品種資源和適宜的氣候、土壤條件,將紅心獼猴桃打造為帶動群眾脫貧奔康的產業。2018年,蒼溪紅心獼猴桃產業覆蓋94.5%的貧困戶,帶動戶均實現產業與就業收入6360元,占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7.2%。
在天新紅心獼猴桃扶貧產業園,經營5畝“自強農場”的樊明玉向考察的與會代表們講起了自己的獼猴桃故事。2014年樊明玉因病致貧,但也是在這年,他開始發展有機紅心獼猴桃,經過幾年的培植期,2018年獲得有機認證,園區給予3000元產業扶持資金和5萬元小額扶貧信貸資金。如今,樊明玉的“自強農場”每年產3000多斤有機果,實現收入5萬元。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