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道題測試你能活多久
“壽命計算器”的發明者是美國的湯馬斯·波爾博士。眼下,這一“計算器”通過微博轉發等方式在網絡迅速流傳,“曬”壽命也成了網民之間的互動游戲。在新浪微博輸入“壽命計算器”,結果多達510多條,其中大多數內容是“曬”壽命。一些“算”出70歲以下壽命的網友感嘆,“看來該改變一活方式了”。網友認為,“壽命計算器”雖然只是一款游戲,但所提的問題與人的生活習慣密切相關,通過測試可以使人更關注自身健康,“計算器”可算是一個“健康警報器”。
據了解,這個測試主要針對15歲以上的人群,因為這些人群已經有了一個固定的生活模式,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習慣。
另外,研究者在分析樣本時,將男女比例控制在1:1,但對人種這個因素并沒有控制。
研究者認為,這個測試主要是為了表達人類壽命與生活習慣的關系,沒有更多考慮種族差異。所以,理論上,中國人也同樣適用。當然,飲食差異可能會有影響,比如人吃的東西熱量會比較高、偏愛甜食,而中國的飲食比較清淡。所以,在一些飲食問題的選項上,中國人的“得分”會更高一些。
有網友在測試中發現,有的題目給出的選項并不全,導致網友不知如何選擇。通過查詢英文原版發現,這更多的是由于在翻譯過程中丟失選項所致。
比如關于吸煙的測試題,中文版的選項全部是針對吸煙頻率的,不吸煙者就無法做。其實,英文版中先有一道“你是否吸煙”的題目,如果選擇“否”,后面的問題就可以直接跳過。
對此,中國長壽工程研究會的劉學謙博士表示,這個計算器可能在細微之處會產生一定的誤差。比如:歐美人經常吃肉不吃菜,他們的身體已經基本上適應,中國人如果一段時間不吃菜就容易生病。但總體來說,計算結果對于國人還是有很價值的。從具體的題目看,題中有“服用阿司匹林可以增壽”的說法。他指出,雖然阿司匹林能夠降低血液黏稠度,預防一些心腦血管疾病,但同時對消化系統也有一些副作用,希望這道題不要大眾。
世衛組織中國代表處營養與食品安全專家張平平,做完測試后,需要做三件事:第一,最好先訪問一下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這種非常個性化的關于壽命的評估,可以帶給你個性化的改善方案。第二,制定健康計劃并下來。第三,做完測試,并不是要你馬上修改自己的習慣,而是要從小處著手,比如肥胖者不必每天非要改吃豆腐,但可以做出合理的適度的調整。對“算命程序”不要一笑而過。 (薛 京 任 佳)
商訊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尷尬。東莞外來工群像:每天坐9小時 經常...66833
- 標簽:自動測試生男女計算器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