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考什么?很多考生回答“靜!” 父親和兒子找手表的結果為何不同?引導學生觀
原標題:中考作文考什么?很多考生回答“靜!” 父親和兒子找手表的結果為何不同?引導學生觀察和思考生活
“2門考好了!還是很快的!”“英語應該不難,我家孩子出來笑容滿面!”“是的,我家孩子是蹦蹦跳跳出來的!”
昨天,我市今年中考的第一天,上午考語文,下午考英語。從考生的反應來看,英語考得他們很開心。語文則永遠是一個熱門話題,無論是晚報的中考家長群還是考場外接孩子的家長,還是學校的初三老師們,都在熱議今年的中考作文。讓老師們高興的是,從考生的反應來看,他們很喜歡這個作文題,而且很好地把握了作文題給出的材料,進行了正確的審題和立意。
今年我市中考的大作文是關于尋找手表的。父親丟了塊表,他埋怨著翻騰著,心急火燎地四處尋找,可半天也找不到。父親離開后,兒子進屋,不一會就找到了手表。
材料后面有提示:“上述文字引發了你怎樣的體驗和思考?請根據材料,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語文考完,考生們出來時,老師問他們,“作文考了什么呀?”很多考生回答考了一個“靜”字。老師們還以為作文題目是“靜”,后來讀到考題后,覺得考生們的審題都不錯,大家都很開心。
南湖區教育研究培訓中心主任、中學語文正高級教師、浙江省語文特級教師王曉紅認為,今年的這個中考作文題目較好地體現了思辨性,同時結合當活實際,讓考生們有話可寫,鼓勵考生結合自己的體驗和感受寫真話,在“寫真”、“寫美”上應該沒有難度,對考生稍有難度的是“寫新”。這樣的題目也在提醒家長和學生注意培養和提升自己的和提煉能力,要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既讀有字書也讀“無字書”。有字書是不僅是課本和學校里推薦的閱讀課外閱讀書目,還要拓寬自己的閱讀面,比如讀一些科普類的或者一些雜文;無字書是指走出校園去旅游,去參與社會實踐,去接觸和生活本身。在這些過程中,家長可以引導學生聊一些熱點話題,做一些讀書筆記,讓孩子積累下豐厚的語文素養。
今年的中考大作文給出的材料貼近現實,考生入題應該不難,從“用心看世界”、“聆聽內心的聲音”等角度去寫,表達“很多時候,你尋找的東西就在身邊” 、“悠悠我心,不驕不躁”等主題,都是可以的。這個題目也在引導學生積極體驗生活并且進行思考和分析,可以寫故事,也可以做點評,給學生思考和寫作的空間很大。
陳振玉說,近年來,思辨性是中學生作文的一大要求和趨勢,我市之前在中考前的一些模擬訓練中也有過“遠和近”、“快和慢”等主題,而這次的中考作文其實是“躁和靜”的思辨,引導學生辯證統一地看待生活中的各種矛盾。材料作文也是當下熱門的作文命題方式,這樣的材料作文一方面在和高中作文接軌,另外一方面也體現了作文題目的度,給學生發散思維的空間。
陳振玉的是,首先從給出的材料中提取關鍵信息,比如今年中考作文的關鍵信息就是父親找表時的翻騰急躁和尋找失敗,兒子找表時的冷靜和最后成功的結果,兩廂對照后再進行審題立意。如果考生在平日里注意對生活的和提煉,在作文中既有感性的體驗,又有的思考,寫好材料作文就不難了。考生還可以把課本上學到的一些知識融入日常的生活體驗,比如月亮很好的晚上,在院子里體驗一下蘇東坡夜游承天寺的感受;秋天菊花遍地的時候,感受一下陶淵明的詩句,這對自己的語文素養的積累和對生活的度都很有幫助。
如果你覺得文章還不錯,就請點擊右上角選擇發送給朋友或者轉發到朋友圈。您的支持和鼓勵是我們最大的動力。喜歡就請關注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