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二胎需提前做“功課”
◆伴隨著“單獨二胎”政策放開,許多家庭計劃著再要個孩子,高齡產婦的數量將會越來越多。生育二胎除了了解是否符合政策、辦理相關生育手續、做好物質和心理的準備,還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又有哪些生育誤區需要注意?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近日采訪了有關專家。
劉媛:從臨床分析,我省女性生育年齡增大趨勢較為明顯。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女性大學畢業時,年齡多在22歲-24歲,要么繼續深造,要么忙事業,女性平均生育年齡慢慢增大,且隨著傳接代觀念日趨式微,有些人甚至放棄生育子女。
劉媛:超過35歲就被稱為高齡產婦,生育子女的風險會增大。女性的卵原細胞是減數的,意思是卵細胞同女性的年齡一樣大。隨著年齡增長,卵細胞接受刺激的增多,其質量下降,流產率、畸形率和死胎率的發生率會增高。
盛燕:女性第二次生育與首次生育間隔4至5年最佳,此時女性身體恢復較好,第一個孩子也慢慢學會了自理。如果要二胎,父母也應該重視與第一個孩子的溝通,獲得孩子的理解和支持。其次,一定要做孕前檢查。如果檢出疾病,最好治療后再懷孕。第三,產前診斷也很有必要,尤其是高齡孕婦,對于可治的疾病,可選擇適當時機進行宮內治療;如果不能進行宮內治療,醫生。
盛燕:現在的年輕父母多為獨生子女,受到全家人的關注。備孕期和孕期常常盲目地補充各種營養。實際上,“自己判斷”、“聽人”并缺乏醫生指導的“大補”可能會造成營養失衡。均衡營養,孩子才能更健康。
盛燕:自然分娩的優點在于,產道對新生兒的擠壓,使得皮膚神經末梢得到按摩,肺部得到鍛煉;產婦產后恢復快,乳汁分泌快。缺點則是生產過程長、有風險,產婦較為痛苦。剖宮產的新生兒,缺少產道擠壓,肺部無法鍛煉,肺炎發生率會增高。產婦術后恢復時間較長,乳汁分泌較慢。但剖宮產是處理難產的一種方式,能減少胎兒窒息的,產婦痛苦較小。
劉媛:第一胎是剖宮產的產婦,第二胎也可自然分娩。第一胎可能因為血壓高、胎位不正、胎宮位窘迫等選擇剖宮產,如果生產第二胎時,這些情況都不存在,則可以選擇順產。出于對母體和嬰兒健康的考慮,盡量采用自然分娩的方式。可喜的是,現在有不少年輕準媽媽主動要求自然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