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男生女不單是染色體說了算!這個變化很關鍵
美國新聞網稱,全球變暖將給人們造成嚴重影響,甚至會直接改變人類的生命機理。確切地說,
研究發現,隨著氣溫的升高,男孩出生的概率會增大;干旱、火災等導致發生改變的地方,男孩的出生概率會下降。
日本兵庫縣M&K衛生研究所的創始人福田美佐緒(Misao Fukuda)在近期一項研究中提出,日本新生兒男女性別比例失調似乎與溫度的波動有關。
去年夏天,福田和他的同事調查了發生變化的幾個地區嬰兒出生情況。結果顯示,自變化發生9個月后,這些地區新生兒中男孩的比例較上一年下降了6%~14%。這些數據表明,的重大壓力會影響妊娠,從而改變新生兒的性別比例。
福田在一封郵件中寫道:“全球變暖導致氣候變化,從而給人們造成的壓力也會影響新生兒男女比例,雖然尚不明確這種壓力如何影響妊娠。”
據他分析,攜帶Y染色體的精子細胞、男性胚胎或胎兒更容易受壓力影響,這就是新生兒性別比例產生變化的原因。
Steven Orzack是美國麻省劍橋Fresh Pond研究院的校長,也是一名生物學家。他在研究報告中表示:“理論上,在受孕時男女性別比例是相同的,但超過一半的受孕在妊娠期間會終止。整體來說,女嬰胚胎死亡的幾率高于男性,因此新生兒男嬰比例會增加,導致男女性別比例失調。”
大學伯克利分校公共衛生學院的Ray Catalano教授認為,這是子宮內自然選擇的結果。
母體會過濾從受孕到出生過程中的一些異常因素,包括胎兒染色體異常、基因突變以及應對變化產生的應激反應。由于母體卵巢內既有自身的卵子,又有女
嬰攜帶的卵子,而男嬰只攜帶自己的基因,所以女嬰基因缺陷的概率相對男嬰更大,女嬰胚胎死亡的幾率更高。
Catalano稱,全世界新生兒男女比例平均為103~106:100,也就是每100名新生女嬰對應103至106名男嬰。
新生男嬰比例略高于女嬰的部分原因在于,男嬰更容易在幼年夭折。為了平衡育齡期男女比例,男嬰出生的數量通常要多一些。
相關數據表明,社會上每年男嬰早亡率都是最高,原因雖尚不清楚,但一些科學家認為男性在生理上較女性相對脆弱,更容易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