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36周產檢單上突顯一“符號”,醫生:有這些情況,基本要剖腹產
臨床上,為了安全起見,通常臍帶繞頸兩周的孕婦,醫師都建議剖腹產,臍帶繞頸三周就有必要得剖腹產。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后胎寶寶在媽媽肚子里可不是個“老實人”,尤其是到了孕中后期,360度轉體、拳打腳踢樣樣來,一不小心就將自己陷入臍帶繞頸的窘境,這也讓孕婦們感到憂心如焚。
案例小莉孕36周產檢時,看到B超報告單上忽然呈現了個“W”型的標志,納悶地問醫師后,才得知是臍帶繞頸二圈,她立馬變得緊張起來,火急想知道胎兒是否有生命風險、是不是有必要得剖腹產?
本文配圖均源于網絡,圖文均無關醫師安慰小莉不要瞎想,這都是正,F象,只是叫她回家后每天注意胎動,如有反常情況,趕忙上醫院,至于終究挑選哪種分娩方法待定!信任諸多孕婦都碰到過臍帶繞頸的問題,同小莉一樣,大家最憂慮的無疑是能不能安產?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講一講。
臍帶繞頸有必要剖腹產嗎?不一定。臍帶繞頸并不是剖腹產的指征,它也是可以安產的,胎兒繞頸一周二周很正常,大約50%的胎兒都會產生臍帶繞頸,25%在分娩時仍然是繞頸狀態。
據資料統計,臍帶繞頸的產生率為20%~25%,概率是比較大的,孕媽遇上完全沒必要驚奇;繞頸1圈的寶寶占總出產數的20%~30%;2圈的占2.5%~5%;3圈的僅占0.2%~0.5%;4圈以上的比例微乎其微。一般來說,在孕36周前的繞頸,胎兒自行脫困的幾率很高,假如36周后還沒繞出來也不一定非要剖腹產。臨床上,為了安全起見,通常臍帶繞頸兩周的孕婦,醫師都建議剖腹產,臍帶繞頸三周就有必要得剖腹產。
假如孕婦存在臍帶繞頸1~2周,但在孕期胎動、胎心監測和臍血流查看均無反常,而且分娩時跟著胎頭的下降,胎心沒有反常的動搖,這闡明胎兒臍帶的有效長度是滿足的,此刻完全可以成功安產,那么在什么情況下有必要剖腹產呢?
碰上以下4個問題,闡明繞頸已無解,基本要剖腹產1、胎動反常正常的胎兒臍帶長約50cm左右,一般30~70cm都屬正常,假如低于30cm則是偏短,長于70cm以上為臍帶偏長,因為胎兒在子宮內無法丈量臍帶的長度,只要通過B超調查繞頸幾周。
假如繞頸過多,就會影響供血供氧,胎兒會有缺氧或窘迫的風險,直接表現便是胎動反常,比方胎動忽然增多,又逐步削減、減弱,又或者胎動忽然削減直至消失。正常的胎動1小時不少于3~5次,12小時內顯著的胎動次數在30~40次,假如12小時內少于10次便是反常,有必要趕忙去醫院,必要時進行剖腹產。2、胎心監測反常繞頸最大的危害便是導致胎兒缺氧窒息,而胎心監測是檢測寶寶是否缺氧的最有效方法。
- 標簽:灌云網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