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0-2歲寶寶(七):一歲寶寶的新世界
寶寶在一歲時無論在生理或是心理都還是很需要依賴他人,但他們所帶來的挑戰和需求都已經改變:寶寶已經不再需要緊湊、全神貫注、每天每分每秒緊盯著的照顧方式,對父母和照顧者來說,努力去了解寶寶的需求,用有幫助的方式回應他們,仍然是最美妙又最具挑戰性的工作。
“幫助寶寶學說話,最重要的是多花一點時間仔細聽寶寶在說什么,然后溫柔的鼓勵,幫助他們建立信心。”
“在寶寶學習說話時,對他們最有意義的事就是情緒獲得安撫。一歲寶寶已經可以通過對話讓情緒穩定下來。小寶寶會因為聽到某些詞語或令人舒服又有溝通效果的聲音而平靜下來,這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而且意義深遠。寶寶慢慢會體會到通過這種交流能夠與父母獲得情感的聯結。”
“寶寶開始跨出第一步,需要父母不斷的擁抱和安慰。孩子開始自信地行走的時候,也是他們更依賴父母的時候。”
爸爸媽媽跟寶寶的對話其實在寶寶出生前就已經存在。媽媽常常會出自本能地跟寶寶開始對話。當寶寶在肚子里活動時,如果媽媽通過語言和撫摸來回應寶寶的話,寶寶會很快的給出反應。爸爸媽媽可以通過這種現象體會到語言的交流和溝通對孩子的意義。
一歲嬰兒語言的發展每一次前進都需要付出努力。語言的世界充滿了歡樂,能以奇妙的方式將個體與聯結。對于一些孩子來說,說出第一個詞時會特別猶豫不決。這個時候就需要父母和撫養者花更多的時間傾聽,思考他們試圖表達的意思,并溫柔的鼓勵他們,建立孩子的自信心。有時撫養者需要特別關注與孩子的對話,試圖理解他們的想法,并用簡單句子展開對話。
兒歌和童謠中使用的語言對一歲的嬰兒特別有吸引力。不僅因為它們像歌曲一樣有韻律,而且蘊含著簡短并能激發想象的故事。
在這個階段,孩子們對兒歌或童謠百聽不厭,他們特別喜歡聽重復的故事,因為孩子們知道下面會講到什么,孩子們可以接著父母的話往下講,而這是掌控語言的初始方式。
當寶寶們已經準備好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看故事書時,他們會特別喜歡某種類型的書,但通常都不是家長所期待的。寶寶對這些書會百看不厭,好像里面有某些情節會使他們不知不覺為之著迷,透過故事情節,他們可以探索自己的感覺,同時又可以在安全距離里保留這些感覺。
學習走以及是否有足夠的信心踏出第一步,這個過程跟心理和生理層面息息相關,同時也是在情緒層面一個相當重要的進展。寶寶開始學走時,也可能會一再地回到父母身邊要求擁抱,給予信心。事實上,當寶寶開始學會走,有信心地踏出自己的步伐時,也是他們最想抓緊父母的時候。
無論一歲寶寶表現的多么勇敢,他們還是很小。寶寶只有通過不斷地先離開父母,然后再回到父母身邊取得足夠的信心,之后再離開父母,這樣他才會建立自信。他們會依賴父母或照顧者總是在身邊做強而有力的后盾,在生理和情緒上幫助他們面對人生以及當時所碰到的事情。
當寶寶們開始認真的探索時,我們需要給寶寶提供一個安全的居家。家中隱藏的安全問題可能比想象中多很多,如果父母擔心的話就要為家里做好全面的防護措施,這樣會比狼狽地跟在寶寶后面緊盯著他簡單的多。
隨著寶寶長大,父母經常有必要且善意地對小孩說“不可以”。雖然如此,小孩聽到“不可以”還是一定會感到很,甚至有遭到貶低的感覺。除非必要,否則不要經常對一歲寶寶說“不可以”,這是出自心理層面的考量。寶寶的世界會隨著到處探索而更加拓展。
寶寶所需要的是:帶著你鼓勵的聲音去開展短暫之旅。這種在寶寶心里所記得的鼓勵的聲音,可以在情緒上支持寶寶,讓他們有勇氣開展屬于自己的小旅程(放開你的手去探索公園里的花花草草,或者接近圖書館里的另一個小孩等等)。對寶寶保持敏銳的心,給予信心和支持,讓寶寶以自己的步調前進,就是給他們最大的鼓勵。
對于本期內容如有任何疑問或者其他感興趣的話題,歡迎留言。期待與大家更多的交流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