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谷地獄犬攻略上市公司熱衷網下打新背后:穩賺不賠只是噱頭,政策大門或隨時關閉郭晨東的老婆
盡管股市行情波瀾不興,但從去年開始,市場上卻有一項業務十分火爆,即“網下打新”。長期以來,“打新”一直被認為是穩賺不賠的買賣,吸引了大量資金的參與。隨著去年初IPO新政的施行及IPO規模的連續加碼,主要以機構和個人大戶為主的網下打新者的收益都可圈可點。
據此,經濟觀察報記者調查發現,一類新的群體近期開始涌入到這個財大氣粗者才能玩的游戲中。上市公司的重要股東們憑借著其持有的大量A股股票資產,完全滿足網下打新者需要擁有數千萬元股票市值的要求,在定向資管計劃的幫助下,非常輕松的成為網下打新市場中新的大戶。
網下打新新來者
3月中旬,新南洋(600661.SH)發布了一則公告,稱公司與方正證券合作設立了定向資管計劃,委托資產總額為6050萬元,其中,股票資產為上海交大昂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交大昂立,600530.SH)股票825萬股,市值約6000萬元,另外50萬元為現金資產。
而成立這一資產計劃的目的就是為了參與網下打新。新南洋在公告中稱“為了進一步盤活公司持有的金融資產,增強存量資產的附加收益,經公司八屆二十三次董事會審議,同意公司定向資產管理計劃參與網下新股申購。”
目前,新南洋共持有1.17億股交大昂立的股票,市值超6億元。而新南洋已持有交大昂立股票多年,此前已減持過部分股票,對于目前剩余的部分股份,其不可以利用定向資管計劃通過參與網下打新的方式來獲得一定的收益。
由于自去年,新股發行制度實施重大調整,申購者無需按其申購量預先繳款,待其確認獲得配售后,再按實際獲配數量繳納認購款。而去年新股表現異常火爆,尤其是網下打新資金的良好表現,更是吸引了大量的資金參與。
按照新股發行的相關規定,新股發行分為網上發行和網下發行兩部分,網上部分按市值申購,最終搖號確定,隨著“全民打新”時代的到來,從去年年底開始,新股網上超額申購倍數驟增10余倍,隨之而來的是中簽率大幅縮水。而網下打新則受到了“大戶”們的追捧,新股的網下發行是市值配售,只要是投資者的報價有效便可以按比例獲配新股,因此網下打新的“絕對中簽”和無風險收益使其受到熱捧。
實際上,從去年打新的整體情況來看,打新資金可謂是滿載而歸。光大證券的一份研究報告中,其測算2016年網下打新收益情況顯示,按5000萬元規模計的C類賬戶收益率高達19.83%。
“去年上半年的收益率比較高,下半年投資者增長較快,收益率被攤薄了不少,但整體來看,仍然是非常可觀的收益。”一位投資機構人士稱。
業界的共識是,隨著打新資金的涌入,今年網下打新的收益率明顯下降,但仍然值得期待,尤其是對于大資金而言。“2017年打新收益可期:我們預計A、B、C類賬戶打新收益分別為3000萬元、2700萬元、720萬元,假設A、B類賬戶規模3億元,C類賬戶規模1.2億元時,對應收益率分別為10%、9%、6%。”光大證券的預測稱。
券商資管計劃被算作是C類投資者,若只是簡單的按照上述光大證券的預測的C類投資者網下打新收益率6%大致估算,新南洋成立的此定向資管計劃大約每年能獲得360余萬元的收益(不考慮管理費及業績分成)。這樣的收益與6000余萬元的股票資產相比,并不算可觀,但如果考慮到新南洋僅僅只投入了50萬元的現金,那吸引力就得以凸顯,更為重要的是,這基本上屬于無風險收益,而新南洋只是需要將名下的股票資產稍作騰挪便能實現。
定向資管計劃發力
和新南洋一樣,近期一些上市公司的股東都紛紛加入了這一網下打新陣營,它們往往只需要將名下的流通股股票資產稍作騰挪,就能夠輕松的實現盤活存量資產的目的。尤其是對于有意長期持有這些股票的股東來說,無異于是額外增加了一部分無風險收益。
哈投股份 (600864.SH)4月7日晚間公告,為盤活公司存量金融資產,獲得附加收益,公司擬通過江海證券設立定向資產管理計劃參與網下新股申購,委托資產為方正證券股票3000萬股,目前市值總額為2.43億元,以及現金150萬元。
據記者了解,多家券商目前正在大力推介與上述新南洋設立的定向資管計劃相似的業務,券商該業務推介的重點對象便是持有上市公司流通股的重要股東們,尤其是上市公司大股東。對很多上市公司大股東來說,持有大量的流通股,短期內往往不會減持,同時若又無額外資金需求,那這些巨額的股票資產就只能在賬上趴著,通過參與網下打新業務讓這些股票資產有了用武之地,這些股東只需要額外投入很少的資金便能夠坐享無風險收益。此外,該業務也并限制股東的主體性質,自然人和公司都能夠操作。“由于該業務只是讓上市公司股東把一部分股票委托給這個定向資管計劃來管理,并不涉及到交易過戶,所有權未發生變化,因此不需要進行公告,所以這個業務的規模并不能夠直接通過公開信息統計得到,現在很多券商都在作為一個創新業務力推。而對于上市公司股東而言,也避免了需要公告的麻煩。”某券商資管部人士表示。因此,能夠通過公開信息查到的相關產品數量有限。
由于新股申購時無需實際出資,只需要在獲得認購資格后才需要繳款,因此,該資管計劃中需要的現金幾乎很少,往往不到委托資產規模的10%。
由于該業務的可復制性強,同質化程度也較為嚴重,券商資管層面正抓緊時間窗口力推這一業務,不少券商在管理費和業績報酬分成方面給予了較大的優惠。以新南洋與方正證券成立的定向資管計劃為例,管理費僅為0.2%,管理人的業績報酬分成也僅為10%。“上市公司股東的認可度還是很高,尤其是從理論上而言,上市公司股東可以通過放大資管計劃的規模或設立多個定向資管計劃(僅限深市),那收益加在一起就不是小數目。”上述券商資管部人士稱,一個幾千萬的資管計劃能獲得幾百萬的無風險收益,那規模更大的資管計劃就有可能獲得數倍于收益,這還是頗有吸引力。
在二級市場良好表現帶動下,新股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目前新股發行已經較為常態化,這也為這類業務提供了可持續性開展的基礎。
據德勤中國統計,截至2017年3月末,A股市場共有134只新股上市,融資額高達696億元人民幣,相較去年同期的新股數量為24只、融資總額117億元人民幣,不論是從新股發行數量還是融資額來看,增幅均在5倍左右。對于全年的新股發行規模,德勤中國預計,2017年A股市場新股數量將達380至420只,融資額約2500到2800億元人民幣。
在去年嘗到甜頭后,參與網下配售的C類投資者大增,網下打新的門檻也一再提高。滬深兩大交易所規定所打新的基本參與市值門檻均是1000萬元,但隨著打新人數的增多,近期部分承銷商要求持倉市值已經高達6000萬元。而這也正是新南洋成立的資管計劃恰好達到的規模。
不過,令券商在近期如此賣力推介該業務的另一個原因是,新股發行的政策性非常強,對于上市公司股東網下打新并未做明確的限制,但可以預期的是,若效仿者眾多,政策的大門可能隨時會關閉。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