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conquest王永利提前退場 樂視金融牌照之困待解pet文件
CFP 供圖
時代周報記者 曾令俊 發自廣州
任職不滿兩年,樂視金融主帥王永利卻提前退場。
5月初,王永利正式在樂視內部“調崗”,不再擔任樂視金融CEO,不過仍保留樂視控股高級副總裁的職位。原民生銀行青島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楊新軍加盟樂視金融,并進入核心管理層,擔任樂視金融總裁。
時代周報記者近日從樂視金融證實了上述消息。“雖然管理層有變動,但大的方向和戰略應該不會有變化。”樂視金融一位不愿具名的內部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說道。
據了解,楊新軍將重點負責推進互聯網銀行業務,包括民營銀行、信貸和消費金融等業務。“民營銀行是今年重點推進的工作。”上述樂視金融內部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說道。
換帥
公開資料顯示,王永利曾任中國銀行副行長、執行董事,2014年4月中行宣布其辭任,轉任資深研究員。2015年8月,他離開任職長達26年的中行加盟樂視,負責新組建的樂視金融。
去年11月,樂視金融正式亮相,并被正式確立成為樂視“內容、互聯網及云、大屏、手機、體育、汽車生態”之外的第七個子生態。當時王永利公布了樂視金融未來5年的規劃,樂視金融將形成包含網絡支付、交易平臺、財訊平臺、財富管理、網絡信貸五大主營業務的基本架構。
王永利曾提出“五年規劃三步走”戰略,即2017年前規劃起步,2017-2018年鞏固基礎、全面推進,2019-2020年加速發展。如今“鞏固基礎”的步驟尚未完成,王永利卻要先行離開,其在樂視金融的任職不滿兩年。
據梳理,作為樂視金融掌舵人,王永利還先后出現在多個場合。2016年3月24日,重慶樂視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樂視小貸”)正式在重慶揭牌成立。王永利出席揭牌儀式,并闡明樂視小貸的定位。
王永利表示,樂視小貸將結合重慶金融優勢和樂視生態優勢,實現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汽車金融和小微金融四位一體和2B2C、線上線下、生態內外三大有機結合,致力于成為領先的生態型互聯網金融信貸資產綜合提供商。
據工商公示信息顯示,除了身兼樂視小貸,王永利還是樂視保理和樂視股權眾籌的法人代表和執行董事。其中,樂視保理全稱是重慶樂視商業保理有限公司,2016年5月18日注冊成立;樂視股權眾籌的全稱是樂視股權眾籌服務(嘉興)有限公司,2016年5月5日注冊成立。
在今年3月底的一次論壇上,王永利還對當下火熱的智能投顧發表看法。“由于監管層對智能投顧這類數字化資產配置業務的監管還比較模糊,使得部分企業打著‘數字化資產配置’的旗號,突破了原有監管體系,也帶來了一些經營風險和道德風險,并會對智能投顧業務的發展帶來破壞性的聲譽風險。”
接替王永利職位的將是楊新軍,“發展思路應該沒有變化,畢竟是一開始就制定好的。”上述樂視金融內部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據公開資料顯示,楊新軍于2002年進入民生銀行工作,至今已有15年之久。在此之前,其曾先后任海南每日集團副總經理,北京證券投資銀行部西安首席代表、西北分部副總經理,隨后擔任民生銀行呼和浩特分行副行長、青島分行行長。
在擔任民生銀行呼和浩特分行副行長期間,楊新軍負責公司業務和授信評審工作,分管公司銀行部、授信評審部、中小企業部、機構金融部和五個企業金融部。
牌照之困
楊新軍走馬上任之后,將重點推進民營銀行牌照的申請工作。
去年底,樂視控制人賈躍亭曾透露,擬在山西申辦一家民營銀行。同時,樂視金融表示,民營銀行將成為2017年的重中之重。
之前,山西省副省長王一新還曾對賈躍亭喊話:“家鄉的父老會支持你的。你想在家鄉山西申請辦互聯網銀行,今天我在這兒說,我也分管金融,我們支持你!家鄉永遠是你溫暖的大后方。”
如果民營銀行獲批,這也將成為樂視金融獲得的最重量級牌照。4月底,樂視金融宣布已于不久前獲得互聯網保險經紀和基金代銷牌照,并開始上線相關業務產品。自2015年8月至今,樂視金融已獲得小貸、保理、私募、互聯網保險經紀、基金銷售等多塊金融牌照并已開展相應業務。
事實上,樂視金融在推出之初就因為缺乏金融基因、拿牌慢等問題備受詬病。“其實樂視所獲取的都是小型的金融牌照,難度并不是很大,銀行保險券商這些才是大牌照。”有不便具名的銀行業資深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說道。
橫向對比,國內各大互聯網巨頭紛紛搭建金融帝國版圖。騰訊金融目前已獲得支付、小貸、基金、民營銀行、征信牌照等;螞蟻金服有銀行、證券、保險、基金等牌照。
時至今日,樂視金融仍未將關鍵的支付牌照收歸囊中。“支付是基礎,交易是核心,資管是方向。”王永利也意識到支付的重要性,做金融最大的問題是賬戶體系,賬戶體系就是從支付開始,樂視金融未來更注重拿一個互聯網支付牌照。
“就樂視金融目前的布局看,資管、交易、信貸等主要業務均已涵蓋,其中涉及的支付業務主要借助第三方支付平臺實現,業務正常運轉是沒有問題的,但對意在成為一流互金集團的企業而言,顯然只能是權宜之計。”蘇寧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薛洪言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根據樂視金融最新公布的規劃:在上游,樂視金融成立了面向B端供應商的小額貸款公司和商業保理公司,開展供應鏈金融;在中游,平臺上線了互聯網理財、基金產品銷售業務,互聯網保險業務可以為生態內產業提供售后、物流等合作商提供保險服務;在下游,樂視金融已經推出了循環額度消費金融服務“有π”,將業務模式創新逐漸向用戶服務創新領域延伸。
而最近,樂視金融卻陷入了自融的質疑。
樂視金融主打“尊享理財”和“靈活理財”兩項產品,據其中之一“尊享理財”的交易資產標的說明顯示,該產品是樂視保理將其應收賬款做成保理產品,最終的債務人為“大型綜合性集團旗下注冊資本2.6億元專業從事電子產品研發生產的科技類公司”。
“不能說違規,核心要看底層資產是什么,如果是樂視的關聯公司,這將構成關聯交易。資金會流向樂視保理公司,不排除挪用資金的風險。”廣州長期從事資產交易的資深人士陳冬(化名)向時代周報記者分析稱。
而按照樂視金融的說法,其目前開展的,是在當下中國金融市場環境中非常普遍的供應鏈金融及保理業務,是符合監管的常規金融服務。樂視金融的理財產品,是基于行業主流模式即合法債權收益權轉讓模式設計。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