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最實用的0-1歲寶寶階段性玩具指南!
最近聽到身邊有很多這樣的抱怨,覺得現在的玩具都是給大孩子設計的:炫目,刺激和有趣。而適合一歲以下孩子的玩具真是屈指可數。有些即使能帶回家的,也不知該如何充分利用,所以時間不久就被閑置了。
作為一名有8年早教經驗的指導師,一個3歲孩子的母親,我覺得適合小寶寶的玩具還是挺多的,而且它們在孩子健康成長的道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剛出生的前三個月,孩子大部分時間在睡覺。這時,媽媽可以把他放在搖椅中,擺在旁邊,既不耽誤干活,又能照顧他。搖椅真是款“哄睡神器”,有得還能在秋千和震動間轉換。有的孩子往一躺,或者迅速入睡,或者玩得開心。
推薦理由:小巧,支架也方便拆卸,可以放在車上,出門的時候帶上它特別方便。
孩子從第三個月開始腿部的肌肉開始變得比以前更有力,平躺的時候常常會把腳抬起來,如果腳底感覺到壓力的時候便會用力蹬踏,并樂在其中。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可以抬頭了,所以媽媽可以嘗試用顏色鮮艷,并且能發出聲響的玩具放在他可視范圍內慢慢地左右擺動,鍛煉他的眼部追蹤能力。
推薦理由:拱門上的掛件充分滿足了孩子的手部活動鍛煉,同時當孩子俯臥的時候,能吸引他抬頭,鍛煉頸部力量和背部力量。歡樂的音樂以及琴鍵閃爍的燈光鍛煉了寶寶的視覺和聽覺
到了4-6個月,孩子逐漸可以借助輔助物坐起來了。視覺角度和空間范圍的轉換和擴大,孩子對周邊事物的探索更加強烈。同時,因為這個階段孩子開始長牙齒,處于口欲期,對于一些新鮮事物喜歡放入嘴里去探索。所以挑選的玩具必須是無毒且不鋒利的。
推薦理由:球形玩具不僅能在地上滾動鍛煉孩子的眼部追蹤能力,而且質地合適。柔軟的毛軟玩具不僅可以當孩子睡覺時的安撫物,而且發光和發聲這兩個特點更能引起孩子的興趣。
在這個階段,孩子手眼協調能力進一步發展,從原來的只能伸手抓取、觸摸、轉動手腕、放到嘴里,F在,可以做更精細的動作,比如,拿出來、放進去、松手。
推薦理由:奇智奇思 波波游戲屋 可以讓孩子抓起小球放到頂端的籃框,以此鍛煉他們的眼手協調能力。寬敞的游戲屋可以同時容納兩個寶寶,讓孩子提高社交能力的同時增強他們的空間智能感。
孩子處于從坐向爬過渡的階段,需要用能移動并且有趣的玩具去吸引他們抓取。孩子的行動范圍不斷擴大,媽媽可以選擇能幫助他增強肢體力量的玩具。
推薦理由:BrightStars樂樂球小瓢蟲 移動的小蟲可以吸引孩子爬行。小蟲背上的小洞可以玩塞球的游戲。身上明顯的數字還能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
10-12個月的孩子慢慢從爬,扶物走到行走這幾個階段發展。他們的下肢力量需要得到充分的發展,同時膝蓋靈活度也要得到提高。日常生活中媽媽可以握著寶寶的小手,通過自身的屈膝給孩子一個向下的力量,讓他們也能進行屈膝的運動。
推薦理由:可以伸縮的蹦跳樂園能讓孩子鍛煉他的腿部力量。并且通過一蹦一跳模擬行走。可推動的學步車給孩子一個支點,慢慢行走。
孩子的手部肌肉不斷發育,手眼協調能力進一步發展,手部動作更加精細,可以進行簡單的形狀配對。
左:BrightStars 農場模型箱 右:費雪 探索學習六面盒(雙語)
推薦理由:把玩具塞入體積相當的洞里更能挑戰孩子的眼手協調能力。在游戲過程中也能進行對簡單形狀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