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網男士服裝謹防“白馬”遭遇“黑天鵝”女性人體
▲ 看上去無比亮麗的業績,是否只是上市公司自導自演的把戲?雖然現在還不能過早下結論,但從穩健投資的角度,投資者不妨多一分謹慎,多一點懷疑的眼光?床磺宓臇|西還是盡量遠離為妙
▲ 股市風險無處不在,投資者要努力學習企業經營和證券投資等方面的知識和技巧,不斷積累投資經驗,掌握獨立分析判斷的能力
最近,A股市場持續震蕩調整,不僅那些缺乏基本面支撐的題材股連連下跌,就連一些給人以績優“白馬”股印象的上市公司也頻現“黑天鵝”,令人大跌眼鏡。前不久,就有某知名財經大V和媒體發文,質疑某些上市公司造假,引發股價劇烈跳水。到底“白馬”會不會真的遭遇“黑天鵝”?雖然揭開事實真相尚需時日,但投資者不妨從類似事件中汲取經驗教訓,練就一雙“火眼金睛”,方能避免“踩雷”。
從業績來看,這些被質疑的上市公司連年以70%、80%甚至100%的速度增長,多家券商認為其價值明顯低估、未來成長潛力巨大,給出了強烈推薦評級,甚至有券商研究員為此連夜發文怒懟財經大V。但值得投資者關注的是,在當前的經濟大環境下,如此驚艷的業績似乎有點好得難以置信;從另一方面看,媒體所披露的種種蛛絲馬跡,也顯示相關上市公司可能存在關聯交易。
看上去無比亮麗的業績,是否只是上市公司自導自演的把戲?雖然現在還不能過早下結論,但從穩健投資的角度,投資者不妨多一分謹慎,多一點懷疑的眼光。所謂“不熟不做”,看不清的東西還是盡量遠離為妙。因為如果上市公司蓄意隱藏其關聯交易行為,就連很多專業的機構投資者都難以分辨其中“貓膩”,更何況完全處于信息不對稱地位的普通投資者?
退一步說,即便上市公司沒有造假,但如果其商業模式風險較大,可能也難以給投資人帶來良好回報。有時候,即便上市公司的經營風險尚未暴露,但由于市場風險偏好發生變化,也會帶來估值中樞下移,令投資者經受股價劇烈波動的困擾。
要想避開投資“陷阱”,投資者不能光盯著漂亮的業績報表,畢竟那屬于過去時,企業未來的經營情況誰也“測不準”。即便是“白馬”,也并不意味著投資者可以高枕無憂,因為市場往往風云變幻。這一點在科技企業體現得尤其明顯。股價曾一度超越貴州茅臺的網宿科技,其倚重的CDN業務蛋糕因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巨頭入侵而被蠶食,“藍!毖杆僮兂伞凹t!保瑺I業利潤明顯縮水,股價也隨之腰斬。
此外,投資者也不能人云亦云,過于相信證券研究機構的推薦報告。目前A股市場缺乏有效的做空機制,專業投資機構往往只能通過做多獲利,加上券商本身作為賣方,通常只會在評級報告里說好話。甚至有時券商推薦買入之日,即是股價階段性見頂之時。
此次事件,也給管理層提了個醒:如何嚴格監管,杜絕業績造假行為,切實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繞不過去的命題;如何運用好媒體的力量協助監管,同時避免有人惡意操縱輿論打壓上市公司獲利,又是個新課題。
股市風險無處不在,投資者要努力學習企業經營和證券投資等方面的知識和技巧,不斷積累投資經驗,掌握獨立分析判斷的能力,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在波詭云譎的市場中閑庭信步。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