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模布丁大尺度私拍逾20家上市公司“兜底式”增持 股權質押風險須警惕戳傷
□ “兜底”公告披露后公司股價無一例外地出現了較大幅度上漲
□ 6月份以來,在發布“兜底式”增持的10多家上市公司中,約有 9家存在大股東質押股份的情況
資本市場再度出現上市公司倡議員工增持,并由董事長、實際控制人或控股股東兜底的情況。這也是繼2015年7月份、9月份和2016年1份月之后再次出現“兜底式”增持現象。截至6月7日中午,滬深兩市已有超過20家上市公司出現了類似的“兜底式”增持行為。
6月5日午間,上市公司星徽精密和安居寶幾乎同時發布董事長、實際控制人向全體員工發出增持股票的倡議書,兩家公司均表示員工增持董事長來“兜底”。
星徽精密董事長、實際控制人蔡耿錫表示,鑒于近期市場非理性下跌,倡議員工增持,凡2017年6月5日至6月9日期間通過二級市場買入且連續持有12個月以上,若產生虧損,由其予以全額補償,收益則歸員工個人所有。
安居寶董事長、實際控制人張波也作出類似承諾:鑒于公司股票非理性下跌,倡議員工增持,凡于2017年6月5日至6月7日期間通過二級市場買入且連續持有12個月以上并在職,若因增持產生虧損,由其予以全額補償,收益則歸員工個人所有。
受此消息影響,星徽精密和安居寶股價6月5日午后復牌交易直接封于漲停,6月6日,安居寶股價再次漲停。
然而,并不只有星徽精密和安居寶這兩家上市公司開展“兜底式”增持。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6月7日中午,滬深兩市已經超過20家上市公司出現了類似的“兜底式”增持行為。除了上述兩家公司之外,方直科技、寶萊特、凱美特氣、奮達科技等多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長或控股股東也發布了“兜底”公告,這些公司公告披露之后無一例外地出現了較大幅度上漲。
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副總經理劉景德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市公司“兜底式”增持顯示出董事長或實際控制人對公司發展有底氣、有信心,也是股價安全邊際已經越來越厚的表現。雖然“兜底式”增持有一定的正面效應,但是其公司股價能否企穩或者穩步上漲,還將受其他很多方面的因素影響。上市公司“兜底式”增持這一董事長、實際控制人力挺公司的護盤行為,可作為投資者選擇投資標的的參考之一,但卻不是立刻買入的信號。
北京一家中型券商研究所副總經理則認為,在股價下跌、股權質押平倉風險加大的情況下,部分上市公司董事長或實際控制人無力補充質押品,提議員工增持或為無奈之舉。即便上市公司出爐了“兜底式”增持方案,但如果上市公司自身質地不佳,甚至存在虧損乃至披星戴帽、退市的風險,則利好因素刺激之后,股價會回歸本身價值,投資者仍需謹慎看待。更何況,董事長、實際控制人發布的倡議書在一定程度上并沒有法律效力,或成為操縱股價的行為,也可能是市值管理的噱頭而已。而且,存在“以其他手段操縱證券市場”、導致股東權益不公平的嫌疑和爭議。
此外,“兜底式”增持背后是多家公司股權質押風險顯現。6月份以來,在發布“兜底式”增持的10多家上市公司中,約有9家存在大股東質押股份的情況。其中,科陸電子、青島金王、智慧松德的控股股東質押比例均超過90%。以智慧松德為例,控股股東郭景松、控股股東的一致行動人松德實業存在高比例質押股權。
股權質押融資警戒線、平倉線,一般為質押交易價格的160%、140%,一旦越過警戒線,券商等金融機構會要求上市公司股東在兩日內追加質押股票,或提前贖回質押股票,高比例質押股權存在一定風險。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