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歲寶寶語言游戲大合集所有游戲都在這兒了
為了一句“媽——媽”,令多少辣媽激動不已。為了一句“爸——爸”,連學霸鄧超都忍不住流淚。寶寶的語言能力是其其智力發展的重要標志。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寶寶,理解力也會比同齡的寶寶更強,還會更加的自信,在以后的社會中也會更加受到歡迎。而寶寶在0-3歲的時候,是屬于語言能力發展的最為關鍵時期,如果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可以正確的對寶寶加以引導和教育,會讓寶寶的語言能力更出色。
寶寶的天性就愛玩,他們會很樂于參與到游戲中。游戲的形式適合寶寶的心理特點和發育特征,而且還可以有效地促進寶寶的語言能力發展.如果每一位爸爸媽媽都能夠注重寶寶的語言發展,多用積極的態度去和寶寶玩一些聽說類的小游戲,幫助寶寶多說、愿意說,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鍛煉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一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天小辣就為媽媽們介紹一些適合0-3歲寶寶的語言游戲。
寶寶出生時的第一聲啼哭,就是他來到這個世界說出的第一句話!讓孩子的語言獲得良好發展,并不需要媽媽們做特別多的事情,只需每天拿出30分鐘的時間,認認真真地和孩子“對話”、玩游戲,你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2. 邊拍邊說:“拍拍手。”然后不握他的手,看他能不能自己拍。同樣的方法,可以教寶寶做點頭的動作。
這可以鍛煉寶寶理解語言的能力和模仿力。7個月以后的寶寶,在聽到一些特定的語言信號時,就能用動作表示出來了,因此不妨多和他玩類似的游戲。
1. 媽媽唱兒歌:“小寶貝,甜嘴巴,喊著媽媽,喊爸爸,喊得奶奶笑‘掉牙’。”
2. 媽媽哼唱時配合夸張表情,逗寶寶笑,寶寶笑了的時候,可以借機親親他(她)。
這個階段的寶寶雖然他還不懂兒歌的意思,但喜歡兒歌歡快的節奏,更喜歡家長給他念兒歌時親切而又豐富的表情和動作。寶寶需要通過看家長生動的表情來更好地理解兒歌。
1. 準備1 只紙箱子做“百寶箱”,里面裝上10~20 個大小不同、形狀不一的小玩具,如乒乓球、小娃娃、小汽車、小盒子等。
2. 將寶寶熟悉的幾件玩具或物品放在他面前,先說出玩具的名稱,再把它拿起來給寶寶看看,然后放進“百寶箱”。
3. 放完后,再邊說邊把玩具一件件從“百寶箱”里拿出來。從中挑出幾件玩具,隔一定距離放在寶寶面前,說出其中一件的名稱,看寶寶是否看或抓這件玩具。
4. 當著寶寶的面把一件會發聲的玩具藏在枕頭下,讓寶寶用眼睛尋找或用手取出,找到后將玩具給他作為勵。
訓練寶寶理解語言、認識物體的能力;培養寶寶的記憶力以及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2. 媽媽示范發出“媽——媽”的聲音,逗引寶寶注視媽媽的口形,逗引寶寶模仿。
3. 媽媽再指著爸爸的大照片,同樣讓寶寶注視,逗引他模仿發出“爸——爸”的聲音。每發一個重復音節后,應停頓一下,讓寶寶有模仿的機會。
4. 爸爸也可以參與進來。媽媽抱寶寶,就讓寶寶模仿媽媽發音;爸爸抱寶寶,寶寶模仿爸爸發音。
■ 游戲五:誰打來電線. 媽媽和寶寶同時拿起玩具電線. 媽媽在電話里和寶寶模擬說話:“喂喂喂……”,叫寶寶的名字,問候寶寶的玩具,說一些生活中常對寶寶說的話,眼睛看著寶寶,觀察寶寶的反應。
3. 把電話放回電話機時,要對寶寶說再見,并寶寶把電線. 媽媽對著電話跟寶寶說話,會讓寶寶感到不解和好奇。媽媽這時要告訴寶寶,這是在打電話,鼓勵寶寶對著電話聽聲音。等媽媽多次示范后,寶寶就會對電話產生濃厚的興趣,因為里面可以發出聲音。等到寶寶對這個游戲熟悉以后,他(她)會主動地拿起電話,等媽媽拿起另一個,然后高興地聽媽媽在電話里對他(她)講話。
2. 你出示圖片,同時模仿小動物的發音。重復幾次,讓寶寶模仿。也可以教他模仿相應的動作,或者讓寶寶指出哪一張圖片是小雞,哪一張是小鴨子。這可以讓寶寶發音。
2. 念的時候,你故意將最后兩個字的發音間隔拉長,比如“小娃——娃”,加重每句最后一個字的語氣,以強調押韻的那個字。這樣可以讓寶寶更好地模仿最后一個字的發音。
2. 媽媽用語言鼓勵寶寶與娃娃打招呼:“你好!”并以洋娃娃的身份送給寶寶禮物,說:“這是送給你的。”教寶寶拿著禮物學說“謝謝”。
3. 家庭與家庭之間也可以進行交往。媽媽鼓勵寶寶主動與別的寶寶打招呼,并互贈糖果、交換玩具,同時學習禮貌用語“謝謝”。在游戲結束時,引導寶寶說“再見”,并做出相應的手勢。
2. 反復看,待寶寶認識4張~5張圖片后,讓他(她)從一大堆圖片中找出其熟悉的那幾張。一旦找出來,家長就要大加贊賞和鼓勵。增加游戲難度,在圖卡中加入1張~2張字卡,訓練寶寶找出。
3. 寶寶認圖片時,大人應仔細地告訴寶寶圖的特點。最好是每個圖都編一個故事,或者兒歌。讓寶寶的手指在圖指點一下,也會加深寶寶對圖片的認識。讓寶寶從字卡中找到圖片時,大人要告訴寶寶字卡和圖卡的區別,讓寶寶認識字卡。
2. 提問寶寶,比如“今天媽媽帶你去哪兒了?”“看到什么了?”寶寶可以用簡單的詞回答:“動物園”“老虎”等,也可以用動作表示出來。如果你和孩子經歷了同樣的事情,那么你們的對話就會有很多的共同語言。
2. 你說身體的某一部位,讓寶寶指出來。比如你問他:“媽媽的鼻子在哪里?”寶寶會用手指向你的鼻子。也可以讓寶寶按照你的語言提示,指自己的身體部位。
鍛煉寶寶的記憶力、訓練寶寶的開口能力,讓寶寶初步了解自己的身體,同時促進親子感情。
家庭每個作為一個,如:奶奶、爸爸。一位家長打電話,當撥到某個時,這個就要播放歌曲、相聲、新聞等節目。家長可有意識地撥打寶寶的,使寶寶得到更多的機會,使寶寶語言能力得到提高。
在游戲前,媽媽先準備好寶寶的玩具5-10件,圍裙等。然后將玩具逐一放好,媽媽先系上圍裙當營業員,向寶寶介紹商品。如指著玩具狗說:“這是只小狗,白白的毛,鼻子會聞氣味,它有4條腿,有一條卷的尾巴,它會幫人們看門,你喜歡它嗎?你想買它嗎?”孩子將小狗“買”回去,然后由寶寶當營業員介紹商品,游戲反復進行。
通過這種游戲的訓練能夠讓寶寶模仿大人的說話和辦事能力。能夠鍛煉寶寶的靈活機智性。
讓寶寶掌握大量的詞匯和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的細節、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方向感。
2. 寶寶見到“老師”先鞠躬說“老師好”。接著老師提問“你叫什么名字啊小朋友”,寶寶通常可以順利回來出這個問題。
3. 然后媽媽依次問寶寶“你爸爸叫什么名字?”“你媽媽叫什么名字?”“你家在哪里?”“你家的電話號碼是多少?”等。如果哪個問題寶寶回答的不清楚,家長要及時提醒。問話完畢,寶寶向老師鞠躬說“老師再見”。
增加寶寶詞匯量、讓寶寶了解和自己相關的信息,增加他對自己的認知、讓寶寶學會用禮貌用語。
媽媽可以抱著寶寶或是帶著寶寶一起看一些兒童圖說故事,這樣陪著孩子一次翻一頁,父母可以用簡單易懂的語言來告訴你的寶寶:“這是小熊,這是小狗”、“小貓在釣魚,小熊在追蝴蝶”,等等一些圖片的意思。在剛開始陪寶寶看圖的時候不要在一頁上停留太多時間,同時也不要在意書上的那些細節,要給寶寶增加好奇心,只有這樣寶寶才有耐心看下去,等到你的寶寶對這些圖有初步印象后家長可以再配合圖做些動作說明。
鍛煉寶寶的認知能力,能夠準確的說出動物的名字能夠有效的開發智力,同時還能鍛煉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