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的孩子就知道你的婚姻好不好!
➥ 60萬爸媽正在關注的教育平臺。共享最前沿的教育資訊,最實用的學習方法,最值得讀的童書,最優質的課程推薦。
學堂君:幸福的婚姻有同樣的幸福,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但是對于孩子而言,成長的過程只有一次。家庭氛圍如何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性格?父母的婚姻危機,怎樣盡量減少對孩子的?資深心理師董如峰老師給出了答案。
董老師從事咨詢十幾年,處理過許多離異、再婚家庭孩子的心理問題。他指出:孩子出問題,大部分原因都在父母身上。父母婚姻的質量,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在諸多的咨詢案例中,我們觀察到一個“倒錯現象”——夫妻都在關心孩子,孩子在關心家庭。請注意這句話,看看出什么問題了?
一個家庭,當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時候,孩子發生問題的概率較高。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關鍵階段”就是1.5歲之前。此后,請不要培養“小”。
有一位11歲的孩子患有抑郁癥。醫生經過發現,當他的父母吵架的時候,孩子就陷入抑郁。父母停止爭吵,帶著孩子求醫問藥,孩子則好轉一些。接著父母又不管他,開始爭吵。如此循環反復。
這就是典型的 “父母關心孩子,孩子關心家庭”。孩子是基于“代償心理”產生的功能性抑郁癥,的是這種狀態如果持續半年一年,孩子的病情就很難調整了。
孩子依賴父母,因此本能地希望家庭和睦,因此除了“代償”,他們還會對父母的關系“歸因”,覺得父母的離婚跟自己有關。
孩子在3歲之前,他理解世界會采用 “妄想機制”。這個時期的孩子很弱小,但是會產生一種全能感,以為自己的力量造成了父母不和。這個階段的孩子正在建立“安全感”,處理不好容易使孩子怯懦膽小。
3到6歲間,是“幻想性”歸因機制。比如他們會幻想自己有哆啦A夢的口袋。如果夫妻關系出問題的話,孩子也會幻想一些辦法來解決。如果無效,孩子就會產生強烈的受挫感,對他將來建立自信自尊有所阻礙。
6到12歲的孩子進入“理想性”歸因機制的階段。這個階段父母關系不好,會影響孩子的“現實感”,影響孩子適應社會、接觸社會的能力。
大家要想一想,如果孩子已超過三歲,先生或太太是否有一方跟孩子太近?如果是,這個狀態就不對。
首先經濟功能,這并非要求你很有錢,而是盡量不要讓孩子感覺到貧窮和匱乏感。
其次是養育功能,父母要有基本的生理、心理知識,讓孩子身心處于比較舒適的狀態。家庭還要有緩沖功能,氛圍要包容。我們應該允許孩子有情緒、犯錯誤。
總之,父母恩愛,孩子性格就容易輕松開朗,更有安全感,性格更穩定,抗壓能力更強,不易多疑和焦慮。恩愛夫妻的孩子,會更好地跟人相處、合作。我們在職場中判斷一個人的合作能力,也會特別關注他的婚姻家庭。
夫妻關系說不上好,也沒到離婚的地步,這就是 “灰色地帶”。灰色地帶下,經常相互的父母,會培養出愛推卸責任的孩子;“搭伙過日子”的夫妻,把孩子當成家的維系,會導致孩子任性。
母親特別強勢也不利于孩子成長。有些母親,總有指揮千軍萬馬的氣勢,這樣培養出的孩子特別容易懦弱。
這種現象很常見,孩子過度依賴母親。男孩長大后會比較幼稚,有可能還會喜歡年齡比較大的女性,來滿足內心對母親的欲求。
對付這種情況,你一定要明白:天下只有一種關系是指向分離的,那就是親子關系。跟孩子保持一個慢慢推開的過程,特別是6歲以后,幫助孩子適當脫離家庭,尋找伙伴。
容易使男孩成為“媽寶”或者“小丈夫”,女孩子則彪悍、。爸爸的陪伴是女孩溫柔、男孩勇敢的秘方。
孩子被夾在中間,成了父母的“傳聲筒”。這樣的孩子用早戀來逃離原生家庭。而當他們真正和人相處時,又經常受挫,導致晚婚。
這會導致孩子的社會功能,成長。被溺愛或過于封閉的家庭下長大的孩子,易得肥胖、皮膚過敏,易患支氣管炎等身心疾病。
解決以上問題的辦法其實并不難。比如父親需要增加高質量的陪伴,哪怕一天五分鐘專心地陪孩子。出差的時候可以來個五分鐘電話。
把孩子夾在中間的夫妻需要自己溝通,至少別給孩子傳遞對方的不好。糾纏在一起的家庭比較難辦,借助專業的治療和意見。
研究發現,破裂家庭的孩子經常出現冷漠、不安、抑郁等癥狀,靠后期干預效果并不太好。這里請大家記住,離婚不是問題,關鍵是怎么做才會讓孩子受到最少的。
離婚之前,大多數都有一個漫長的婚姻動蕩期。這個過程從對抗到分居,再到父母離異再婚,對于孩子來說,都面臨著非常大的挑戰。
在對抗階段,不要有過激行為;分居階段,也不要讓孩子只接觸母親一方。孩子理解世界的方式跟不同,抵抗能力也不同。離婚前后,家庭往往一片混亂,父母對孩子的關注少,孩子容易陷入內疚--羞恥的情緒中,非常不利于他們的心理健康。
因此夫妻離婚之后,要協商好共同陪伴孩子的時間,而且要給孩子一個解釋。如前面所說,以13歲為分界,解釋方式也不同。
離婚后孩子容易心里,愛粘人,而父母因為,對孩子過度補償。關于補償孩子,把握住剛剛離婚后的“安全感恢復期”,不要盲目無補償孩子。
既然離婚對孩子多少都會造成,那么何不從根源開始,好夫妻之間的關系?
1.首先,要保持學習的心態,允許兩個人存在分歧,學著彼此分享和并存。關注的對方的善意和長處,不要總在挑毛病。
2.了解對方而不是評估對方。夫妻要了解對方的成長背景和行為動機,而不是去想象對方應該做什么。
3.你感覺不到對方的愛,并不代表對方不愛你,有可能是自己的感受能力有問題。
4.當婚姻出現問題時,正確的思考方式是:婚姻走到今天,我應該負有什么責任?這個思考會促進你婚姻往好的方向發展,產生積極的改變。
5.先解決心情再處理事情。咨詢師在處理夫妻關系時有兩個步驟:先把兩方的情緒盡量降到同一個級別;再關注兩個人的目標是否一致,都朝著一個方向努力,婚姻才能更好。
其實婚姻就像鐘擺,時好時壞才是常態。孩子也是一樣,成長過程難免磕磕絆絆。所以聰明的夫妻都會拉著手吵架,我們也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長。
中考高考再次證明:語文才是中小學生考試重點!8大學習習慣助你徹底征服語文!
來源丨niwo,專注于女性成長,提供精品線上課程、workshop、線下 MeetUp。圍繞個人成長、職場、兩性關系、親子等內容,提供高品質課程與服務。微信號:niwo(niwobang)。
受蘋果公司新影響,微信 iOS 版的贊賞功能被關閉,可通過二維碼轉賬支持號。
截團丨童年不看,終身遺憾!孩子遲早要讀的世界級經典童話,要收就收最好的版本
截團丨讓孩子遠離電視的《法國全腦思維訓練書》來了,開發孩子左右腦,好玩、燒腦、過癮!
這個曾被國內深深,遠走美國的天才,卻在9年前突然歸來!這背后,竟是他在醞釀一個撼動全中國的驚世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