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懶孩子”都有一個這樣的媽媽
獨生政策控制了人口,但也帶來了很多問題,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有些孩子們被慣壞了……
上大學那會,有個舍友就是個被寵壞的小公主,開學第一天是她媽媽陪著的,到了宿舍后,全程都是媽媽在、鋪床,而舍友則是在一旁指揮來指揮去。一開始,我們還只認為這是個別現象。
可是相處久了,我們發現這個姑娘完全沒有自理能力:因為不會系鞋帶,所以她的鞋帶從沒過;因為不會洗衣服,所以每個禮拜都要回家,并且帶回去一個禮拜的臟衣服;一起出去玩的時候,整個是個癡,沒人陪著必然會走丟……
在生活中,有不少媽媽經常抱怨,說自己的孩子什么家務都不會做,就是個小懶蟲。其實孩子的習慣都是我們自己培養的,孩子的懶惰,也是父母慣的。
想要他們習慣做家務,就要從小開始培養。下面是個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媽媽們不妨對照著試試:
此時孩子的接受能力還比較弱,只適合比較簡單的任務。可以給孩子簡單的任務,比如自己用勺子吃飯,把自己的尿布丟進垃圾桶等等。
可以熟練的根據媽媽們的要求,把垃圾丟進垃圾桶里;另外還可以讓他們幫忙拿一些東西,比如幫媽媽拿一個衣架;晚上睡覺前,也可以讓他們自己整理玩具。
可以讓他們給小貓小狗喂吃的,去樓下拿快遞,幫著媽媽鋪床等等;吃完飯可以讓他們自己碗筷,脫下來的臟衣服自己丟進洗衣機。
餐前嘗試準備餐桌,餐后幫忙碗筷并丟進洗碗池;晚上自己準備好第二天的衣服和書本,自己用過的毛巾、牙刷要歸于原處并擺放整齊。
讓他們獨自整理第二天上學的書包、要穿的鞋子,并且開始嘗試自己的房間。
可以交他們一些簡單的烹飪,比如炒飯、煮面條等等;嘗試清洗洗手間、刷馬桶。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基本上可以接手所有的家務,媽媽們也可以直接“撒手不管”了。
這篇文章來的太遲了,我家孩子已經過了“從小培養”的最佳時間怎么辦?別著急,這里也有補救的方法。
針對這類孩子,就不能直接按照年齡來安排家務,而是先讓他們進行個人份內工作,比如自己能穿好衣服、自己的玩具、把臟衣服丟進洗衣機等等。這其實是給孩子一個適應的過程,讓他們慢慢習慣,做家務也是自己份內的工作。
媽媽們可以給孩子列一個日常家務計劃,注意在制定計劃的時候,要參考孩子的意見,比如他想做什么、能做什么?
只做家務有點無聊,那么不妨來點小游戲,讓寶寶做清潔員,清掃地板上散亂的玩具和書籍,聚起來之后再分類收好。平常也可以帶著孩子過家家,期間可以用到一些真的餐具,培養孩子整理餐桌、清洗餐具的習慣。
對于初學的孩子們來說,獨自做家務常困難的事情,所以媽媽們一定要在一旁引導。注意在引導的時候,不要直接讓孩子做什么,而是將家務分成一個個小任務,比如煮飯可以分為取米→淘米→放水→蒸煮這幾步,這樣孩子比較容易接受。
孩子做家務難免會犯一些錯,注意此時不要直接,而是有耐心、有步驟地、以游戲的方式和心態告訴孩子哪里錯了,并且及時傳授正確的方法。
培養孩子做家務的同時,也不能忽略了安全問題,少讓孩子觸碰品。比如在學做飯的時候,媽媽們可以幫助切菜和炒菜,等到孩子大一些,再教他們使用刀具。
受蘋果公司新影響,微信 iOS 版的贊賞功能被關閉,可通過二維碼轉賬支持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