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孩子選好書|寶寶0-1歲讀什么樣的書?如何培養閱讀習慣?
孩子嬰幼兒時期,指的就是在0-3歲的這個階段,即為嬰兒(0-1歲)和幼兒(1-3歲)。最近有很多媽媽私信我,想要了解各個年齡段不同孩子的書單推薦,所以今天帶來的分享,是0-1歲的寶寶的性格特點和相關書單推薦。
對于嬰幼兒來說,首先要滿足其基本的需要,這些基本的需要包括吃飯、睡覺、排便...這樣的生理需求,就在這個過程當中,孩子學會了翻身、坐立、爬行、站立、說話...做各種各樣的事情。
“三翻、六坐、七滾、八爬、周會走”是最經典的育兒俗語。意思是嬰兒三個月時會翻身;六個月會坐;七個月會來回滾;八個月會爬;一歲會走。這句話與現代醫學理論基本是一致的,能有效地幫媽媽們解決育兒中發現的問題。
就在這些看似和閱讀不太相干的成長里,其實我們作為父母面對孩子的是一個又一個培養他們成為終身閱讀者的契機,因為,我們作為父母會觀察到,孩子們的眼睛,他們在時,總是不停的掃描著他們能看到的一切,他們的小手,在還不聽的時候就會開始不停的舞動,探索著他們和世界的邊緣,他們還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他們的耳朵就承擔起獲取信息的重要責任。
孩子出生之后,在0-3個月的寶寶,即可對各種顏色加以區分,就可以進入到一種萌芽的閱讀的階段了,專家會稱之為叫做接收式的圖書閱讀。
這個階段的孩子以大的涂色卡和輕音樂刺激為主。推薦的有:黑白卡,觸覺上可以拿布書來刺激孩子,比如:《撕不爛的布書》系列。
4-6個月的寶寶,他們一開始就會表現出對于書中圖畫更多的興趣,尤其是那些明亮的顏色和形狀,雖然不具備理解圖畫的能力,但是呢他們這時候會有更多的關注。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出生半個月的嬰兒,具有了初步的識別顏色的能力,他能對不同的色彩作出反應。如果孩子從出生起就能生活在一個色彩豐富、明朗、歡快的中,再經常能聽到一些輕柔的樂曲,他的視覺和聽覺就能得到不斷的刺激,大腦皮層的重量和厚度就會明顯增加。
孩子從6月開始一直到9個月的時候,嬰兒有了進一步成長,他們開始有了較強的這種較強的視覺注意力,看到并且能夠注意到了書中的一些圖畫的細節了,盡管這個時候孩子還不知道圖畫所表達的意思,但是這時候是孩子們開始進行圖畫閱讀的關鍵一步,也是早期讀寫的一個重要技能。
同時也推薦一些童謠給孩子聽,推薦一套書:《噼里啪啦玩具書》、《奇妙的洞洞書》、《觸摸書》。
接下來我們的孩子就進入到了9-12個月,在這個階段,我們的寶寶可以進入到一種叫做主動參與式圖書閱讀的階段,往往不需要大人的手去,孩子就能夠自己調整視線來看到大人所說的書中的人或者事物,甚至他們還可以主動地用手指去指出書中的人和物,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來。
他們這時候是希望和父母交流的,就在這個年齡段,孩子的精細動作其實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我們的寶貝兒能夠逐頁地翻動厚的紙板書,也能夠跟隨書中的情節或者是人物做一些動作了,有些孩子呢會啊啊咿咿呀呀的跟著爸爸媽媽讀,雖然有的時候讀的不成句子,他們也會模仿書中的人或者是動物的聲音。
推薦一些書:《好吃,真好吃》,《好餓的毛毛蟲》,《幼幼翻翻小百科》,《杜萊翻翻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