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歲小寶寶的營養大學問
寶寶出生后第一年是成長的關鍵過程,身體各部位的生長速度相當快,尤其腦部發育更是顯著。同時,0~1歲也是奠定寶寶健康基礎的重要時期,如果忽略了生長所需要的營養攝取,日后就可能無法擁有良好的健康狀況,甚至間接影響到行為能力的發展。
0~1歲是腦、骨骼、神經系統、組織器官的主要發育階段,這時正確的營養攝取是相當重要的。蛋白質是建構人體組織器官的重要營養素;鈣質是打造骨本的基本營養質,尤其是紅血球,另外也有助于神經傳導功能的發育,可讓寶寶反應更靈活。因此,在0~1歲的階段,如果能為寶寶建立良好的營養基礎,就是為日后的健康成長提供了最佳原動力。
寶寶的成長只有一次,攝取均衡營養是提供良好生長條件的必要基礎,更是規劃寶寶飲食內容的關鍵。各種營養素必須相互配合,才能有效被人體吸收利用,若只重視某種單一營養素的補充,就無法徹底發揮營養素的效用,進而就會影響到寶寶的生長發育。
蛋白質、脂肪、糖類這3大營養素是寶寶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熱量來源,能讓寶寶長得又高又壯。
蛋白質是建造身體組織的重要營養素,也是構成血液、骨骼、肌肉、毛發、抗體等的主要成分。
每個寶寶的體質不同,對飲食的需求量也不同。因此,寶寶的飲食應該達到多少才算標準,其實都只是一個,具體情況還要視個人差異而定。
對喝母乳的寶寶來說,計算喝奶量有困難,此時父母應該從寶寶的成長狀況來觀察。如果寶寶持續成長,就不需要擔心喝奶量的問題;喝配方奶的寶寶,0~3個月大以前,每天至少需要165~180毫升的奶。
寶寶4~6個月大以后,除了維持原來的奶量外,可為寶寶增加米糊、麥糊或果汁等輔食。
7~9個月大的寶寶,每千克體重的需奶量最多120毫升就夠了。由于此時寶寶已經習慣吃輔食,只要不是完全不喝奶,就不需要太過擔心。另外,在輔食的分量上,將五谷根莖類的食物增加到4份,相當于2碗稀飯或面條;稀釋果汁可調整為果泥;并且還可準備肉泥、肝泥來喂食。
10~12個月大的寶寶因為活動力增強,飲食需求量必須增加,奶量的需求大約為500毫升。至于輔食的部分,寶寶此時已經開始長牙齒,給予一些軟的干飯、小塊狀的食物,以訓練寶寶的咀嚼能力。而五谷根莖類、果泥、蔬菜及肉泥的量都可以酌量增加。
0~3個月大的寶寶正值喝奶期,母乳或配方奶是他們惟一的食物來源,父母在喂食的時候應注意下列要點:
母乳寶寶哺喂母乳較難計算喝奶量,若要判斷寶寶是否吃得夠,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從觀察生長曲線著手。媽媽也可以從自己乳房的變化來判斷,如果喂完奶之后乳房仍脹奶,很可能是寶寶根本沒吸吮到奶水,必須特別注意。此外,寶寶喝完奶后如果沒有辦法安穩睡覺,一直不斷地哭鬧,也可能是還沒有吃飽。
配方奶寶寶選擇檢驗合格的奶粉品牌,才不會出現營養素缺乏的問題。另外,在沖泡配方奶時,必須根據正確的比例沖泡,避免過稀或過濃。
母乳中所含的營養足以提供0~6個月大寶寶的生長需求,但到了6個月大之后,母乳已經無法提供寶寶生長所需的完整營養,此時就必須添加輔食,補充所需的均衡營養。何時開始添加輔食,可依據下列3項指標來判斷:
許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經驗,那就是寶寶4個月大開始會出現食欲變差的現象,愈來愈不喜歡喝奶,這種情形稱為厭奶。
寶寶4~6個月左右,很容易出現吃吃停停、被周遭事物或聲響打斷喝奶的短暫厭奶現象。但喝奶量減少,活動力及生長發育卻不會受到影響,這就是所謂的“生厭奶”。父母最好選擇比較安靜且不受干擾的喂奶,避免造成寶寶分心,或趁著寶寶半睡半醒時喂奶,也是不錯的方法。
如果寶寶非常喝奶,父母千萬不要,否則會造成更不好的效果。父母不妨借這個時候喂食輔食,一方面幫助寶寶進入輔食階段,一方面也能補充缺乏的營養。
寶寶4~6個月大,腸胃道功能已經愈來愈成熟,能漸進地接受普通的食物了,此時便可幫助寶寶添加輔食。添加輔食的主要目的有下列3點:
1.提供生長所需的均衡飲食 隨著月齡增加,母乳或配方奶已經慢慢無法適應寶寶的生長需求,尤其是鐵質、蛋白質、維生素等,必須通過添加輔食來補充。
2.訓練吞咽和咀嚼能力 通過食物形態的改變(液態—半固態—固態),讓寶寶吞咽和咀嚼,以便于日后。
3.為斷奶做準備 此處指的是斷奶瓶,也就是逐漸從奶瓶轉換成用杯子、湯匙、筷子來喂食寶寶。
如果寶寶體重過重,必須從飲食開始調整,將體重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千萬不要有“小時候胖不是胖”的錯誤觀念,導致以后無法適時控制體重,造成肥胖的問題。
若家中有過胖寶寶,父母應該先從減少必要的點心著手,在飲食內容的選擇上,也應該減少攝取高熱量的食物。相反地,如果寶寶的飲食都很正常,體重卻還是沒有按比例增加,也應該立刻向醫師咨詢。
輔食烹調原則應以清淡、原味為重點。大人在烹調時,必須拋開自身的口味喜好,才不會添加過多的調味料,影響寶寶的喜好。
寶寶在接觸輔食以前,都只用吸吮的方式喝奶,所以當父母用湯匙喂食輔食時,一開始寶寶會感到不習慣而,不停地將食物往外吐。這是因為舌頭及嘴巴的肌肉協調能力尚未發展完成,此時父母更應該提供寶寶的機會,要有耐心地喂食,讓寶寶慢慢適應。
父母不妨在寶寶肚子餓的時候先喂輔食,以增加寶寶的意愿。千萬不要先喂奶再給輔食,否則寶寶的意愿會降低。
過敏問題日益嚴重,為了預防寶寶發生過敏,特別是本身有過敏體質的寶寶,最好等6個月大以后再開始添加輔食。
在輔食的選擇上,由于米飯的致敏性較低,先選擇添加米粉會比麥粉恰當。柑橘類的水果,如橙子,也屬于致敏性較高的食物,最好等月齡大一點兒再給寶寶吃。此外,海鮮類、蛋類等食物,則應該到9個月或1歲再喂食。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將及時處理。
本站部分資源來自網友上傳,如果無意之中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本站,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 標簽:0到1歲寶寶生長曲線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