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歲蒙古族學生身高體長發育分析
目的了解蒙古族學生生長發育現狀,為制定蒙古族學生生長發育篩查參考值及蒙古族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研究提供參考依據。方法選取通遼市2005年6~18歲蒙古族學生3 180人,分析比較不同年齡、不同性別及城鄉學生身高和體長發育水平。結果 6~18歲蒙古族學生身高體重均值隨年齡增長有不同程度提高,身高體重平均增長值分別為:城市男生(4.9±2.8)cm,(3.7±1.7)kg,鄉村男生(4.7±2.6)cm,(3.4±1.7)kg,城市女生(3.9±3.0)cm,(2.8±1.7)kg,鄉村女生(3.8±2.8)cm,(2.8±1.7)kg;14~18歲年齡組身高體重均值男生明顯高于女生(P0.01)。結論 6~18歲蒙古族學生身高體重均值隨年齡增長有不同程度提高,身高體長發育存在性別差異,城鄉差別不明顯。
【正文快照】:身高與體重是評價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最基本的形態學指標。根據《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狀況調查研究檢測細則》(《細則》)〔1〕要求,每5年進行一次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查研究(學生體質調研)。為了解蒙古族學生生長發育狀況,為2010年9月啟動的第6次全國學生體質調研提供分析比較的PDF全文下載CAJ全文下載
黃瓊;布仁巴圖;哈森高娃;李紅美;林哲;李永山;張壯偉;佟偉軍;;蒙古族7~18歲兒童青少年胸圍參考值建立[J];中國公共衛生;2012年09期
王光賓;中、非不同民族學生體質調查與陽光體育干預研究[D];海南師范大學;2012年
肖艷杰;席煥久;;地區7~18歲藏族學生體格發育狀況調查[J];中國學校衛生;2007年11期
陳容;張迪;譚詠惠;顧國家;計洋;;沈陽地區中小學生形態與機能發育水平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07年12期
田貞尚;;2005年宿州市中小學生身體形態指標分析[J];中國校醫;2007年01期
張天成;;少數民族兒童青少年生長長期變化趨勢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10年10期
范純;;廣西6~18歲中小學生生長發育現狀分析及對策[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08年03期
喬卓瑪;王洪舉;賴善榕;;巴桑;塔嘎;張憲英;;林芝地區八一鎮7~18歲兒童青少年形態發育及營養狀況調查分析[J];海峽預防醫學;2011年02期
賴善榕;王洪舉;喬卓瑪;張憲英;吳曉麗;塔嘎;巴桑;;;林芝地區2010年藏漢學生體檢調查結果分析[J];海峽預防醫學;2011年04期
布仁巴圖;林哲;金秀平;;2005年蒙古族學生肺活量現狀分析[J];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1期
王生平;;;市7~13歲學生生長發育現狀[J];實用預防醫學;2008年03期
杲強;;漢族學生形態發育指標20年動態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08年02期
梅;閻鵬;王平;席煥久;;藏族女性青少年血清鈣磷及骨代謝生化標志物水平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08年10期
李德義;;寧波市大中學生體質特征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09年01期
萬瓊;;湖北省農村中學生1985-2005年身體形態變化趨勢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09年05期
劉堃;肖艷杰;席煥久;;藏族兒童少年生長發育因子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11年02期
張榮艷;蒙古族7~18歲學生1985~2005年形態機能狀況動態對比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陳志強,胡曉帆,柳志鵬;中國漢族7~22歲學生身高生長發育變化差異性評價研究[J];體育大學學報;2001年01期
張雅玲,郝文亭;塔吉克族中學生身體素質的測試與分析[J];體育大學學報;2005年04期
劉健;蔣賢俊;何少鈞;;發達與欠發達地區13~18歲鄉村學生體質狀況比較分析[J];體育大學學報;2005年12期
甄志平;張瑛秋;邢文華;;中國學生體質測試指標體系演進與發展研究[J];體育大學學報;2006年07期
龔大利;;中日兩國大學生現行體質健康標準及評價方法的比較研究[J];體育大學學報;2006年09期
樊蓮香;張德新;李靜波;;學生體質與健康事關中華民族未來的興衰與存亡——對學生體質與健康狀況下降問題的思考[J];體育大學學報;2006年12期
吳(日桓)曄;;城市漢族6~22歲學生身高生長發育自然增長變化特征的比較研究[J];體育大學學報;2007年06期
李;然;黃玲;;對開展青少年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理論分析[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4期
尚磊,徐勇勇,陳長生,江遜,侯茹蘭;兒童青少年胸圍百分位數[J];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3年12期
洪家云;海南省黎族中小學生與全國漢族中小學生體質對比分析[J];福建體育科技;2005年01期
徐蘋;;南京市兒童青少年胸圍的30年動態變化規律初探[A];中華預防醫學會兒少衛生分會第六屆全國學術、中國健康教育協會學校分會第三屆學術論文集[C];2004年
季成葉;胡佩瑾;何忠虎;;中國兒童青少年生長長期趨勢及其公共衛生意義[J];大學學報(醫學版);2007年02期
唐錫麟,強,王冬妹;中國漢族青年身高水平的地域分布[J];人類學學報;1994年02期
張天成;青藏高原地區漢族學生1985—2000年體質狀況的動態分析[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季成葉;中國青少兒生長發育現狀及趨勢和干預[J];中國學校衛生;2003年01期
宋劍英;市城鄉漢族學生2004年身體形態狀況[J];中國學校衛生;2005年08期
航,丁鈴輝,李杰;藏族學生1991—2000年身體素質狀況的調查分析[J];科技;2004年04期
陳虎,卓朗,張捷,陸召軍;徐州市小學生血壓狀況及多因素分析[J];徐州醫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季成葉;中國青少兒生長長期變化和干預[J];中國公共衛生;2002年06期
高翠青;張勤麗;;1956~2005年太原市中小學生生長趨勢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07年07期
龍翔;陶芳標;黃錕;趙媛媛;;安徽省1985~2005年中小學生生長交叉變化[J];中國公共衛生;2007年11期
哈森高娃;王鳳英;焦坤;;蒙古族7~18歲學生肺活量20年變化趨勢分析[J];中國校醫;2011年02期
董志飛;張天成;;1985~2005年北方地區朝鮮族和蒙古族學生生長發育狀況的動態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09年02期
王偉倫;;師范大學學生體質狀況分析[J];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1986年01期
何柳;;沈陽市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動態分析與研究[J];教師;2011年20期
聞可;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將列為國家“七五”期間重點科研課題[J];中國學校衛生;1988年01期
徐問宇;陳懇;金萍;;我國學生體質健康的現狀、成因及對策研究[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柴春勝;;從健康第一的高度分析《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實施[J];教育與職業;2006年12期
;首測中小學生體質健康[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2008年Z1期
王遠;姚繼方;雷娜;;淺論如何加強醫學院校的學校體育工作[J];教育與職業;2008年08期
陶格斯;;“蒙古族傳統游戲,棋牌玩法的教學研究”實施方案[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集(卷)[C];2010年
蘇布德;;2008年下半年“蒙古族傳統音樂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研究”總結[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集(卷)[C];2010年
蘇年布德;潘萍;烏達巴拉;;“蒙古族傳統音樂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于研究”階段性總結 2007年9月——11月[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集(卷)[C];2010年
烏林花;溫都爾木樂;段其木格;;子課題《蒙古族傳統舞蹈教學實踐研究》階段性總結 2007年9月——12月[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集(卷)[C];2010年
陶格斯;;“蒙古族傳統游戲棋牌玩法的教學研究”終期實驗報告[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集(卷)[C];2010年
金圖雅;烏蘭圖雅;;論文《淺談蒙古族傳統文化在現代幼兒教育中的運用》[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集(卷)[C];2010年
麥麗素;李其木格;;《淺談蒙古族舞蹈教學應從培訓幼兒的興趣著手》[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集(卷)[C];2010年
陳山;;蒙古高原及其鄰近地區蒙古族茶用植物的研究[A];中國植物學會七十周年年會論文摘要匯編(1933—2003)[C];2003年
烏林花;;2007年下半年《蒙古族傳統民俗與幼兒生活相結合的研究》總結[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集(卷)[C];2010年
烏林花;;2008年上半年《蒙古族傳統民俗與幼兒生活相結合的研究》總結[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集(卷)[C];2010年
新仁;鐵兒童票身整為1.1米~1.5米[N];中國報;2008年
健康時報記者 魏雅寧;每年都要給孩子記身高[N];健康時報;2009年
何駿天晏智 本報記者 汪;成都第一峰精準“身高”將出爐[N];成都日報;2009年
潘從武姜嵐;因身高不足被刷者重獲擔任教師機會[N];法制日報;2009年
陳敏陳未鳴 聞曉明;北侖為學校學生體質健康排名次[N];寧波日報;2009年
本報記者 蔣夫爾;石河子招聘教師取消身高[N];中國教育報;2009年
曹道;蒙漢歷史接觸與蒙古族語言文化變遷[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白秀峰;蒙古族、達斡爾族人與異類婚配型故事比較研究[D];大學;2009年
烏日陶克套胡;蒙古族游牧經濟及其變遷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薛曉輝;北方農牧交錯帶變遷對蒙古族經濟文化類型的影響[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胡春香;論蒙古族習慣法與刑法的沖突與調適[D];大學;2008年
沈利玲;蒙漢族初中生數學學習策略及其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胡烏仁;額濟納野生植物資源的民族植物學研究[D];師范大學;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