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車聯合創始人王清翔卸任 融資停滯一年現難以為繼
長江商報消息●長江商報記者 陳妮希
“隨著新戰略的全面落地,人人車預期將在年內實現盈利。” 繼2016年11月實現正毛利之后,人人車CEO李健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預計2017年實現全面盈利。
然而,僅不到兩年時間,人人車就陷入“裁員”“關店”“錢荒”的漩渦。近日,企查查數據顯示,北京人人車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人人車聯合創始人兼副總裁王清翔卸任法定代表人以及經理職務,改由杜希勇接任,王清翔同時卸任執行董事一職,新增監事陳穎。
作為最早嘗試C2C模式的二手車電商,人人車卻沒有占到天時地利,盈利困難,融資也陷入困境。
上周,長江商報記者針對市場疑惑向人人車方面發去采訪函,但截至發稿前,未收到回復。
頻繁人事調整
公開資料顯示,王清翔曾是百度LBS技術負責人、百度地圖檢索負責人,曾帶領地圖檢索團隊實現搜索流量增長超過100%,擁有深厚的技術研發功底和豐富的應用開發經驗,也是資深檢索專家。此次卸任職務,人人車方面表示,公司進行法定代表人變更是內部管理及組織架構調整的正常行為,不影響人人車實際業務運營。
但是,2019年以來,人人車已進行多次架構調整,業內直指或許是“資金吃緊”的無奈之舉。
長江商報記者梳理發現,就在今年人人車已經出現兩次大規;鶎蛹軜嬚{整,這在行業里并不常見。6月14日下午1點半,人人車突然發布了一封全員郵件,宣布要進行新一輪裁員,3點部門領導便進行約談,不少員工大呼意外,盡管此前并沒有征兆,仍有不少員工當天就走完了離職流程。
對此,人人車創始人兼CEO李健表示,雖然公司在年初進行戰略調整,但處在新模式下的創業初期,業務模式進入“人人車2.0”階段,組織結構卻還在1.0階段。這導致部分團隊士氣偏離創業狀態,決策緩慢、工作低效等。因此,人人車將進行公司架構、部門、團隊的全面梳理與合并重組,并進行相應優化調整。
而這已經是人人車今年以來第二次大規模裁員。從目前局勢來看,人人車模式驟變為線下實行合伙人制度,線上向平臺化發展,再加上接連的大規模裁員,倘若無法盈利,也沒有外部資金的注入,人人車能否順利“過冬”也難以預料。
融資陷入僵局
事實上,由于人人車同時開展包賣、金融、網約車等不斷燒錢的業務,本身又缺少盈利項,人人車的總體交易量和市場份額曾被媒體指出,沒能得到預計中的增長。
究其原因,除“內部危機”外,競爭對手的迅速擴張,也給人人車造成不小壓力。根據第三方數據平臺顯示,優信在成交量方面依然穩坐國內二手車電商頭把交椅,2018年整體營收達33.2億元,同比增長69.9%。與此同時,瓜子二手車、毛豆新車網、大搜車等二手車平臺也在搶食市場,活躍于各大渠道。反觀人人車,今年以來“低調”了很多,除了優選項目還在跑馬圈地之外,其余的公開信息并不多。
人人車面臨的困難不只是盈利難,還有融資困局。截至2019年6月,人人車、瓜子、優信三家平臺各輪次的融資總額情況約為:人人車7.6億美元,瓜子33.24億美元,優信18.15億美元。可以看到,無論是行業“前輩”優信,還是“后來者”瓜子,融資金額都遠遠超過人人車。
與兩位競爭對手相比,人人車已經一年多未能獲得融資。從公開資料來看,在最近一次融資為2018年4月,投資方為騰訊基金、滴滴出行、順為資本、紅點創投、普思資本等投資機構,總金額為3億美元,此后人人車就陷入融資停滯階段。這對于僅2016年營銷費用就高達5億元,2017年廣告投入就達10億元的人人車而言,打擊自然是不言而喻。
2019年,遲遲融不到資的人人車終于“無錢可燒”。這次,被看作人人車最大靠山滴滴也未能即時出手相助。長江商報記者梳理發現,此前,在2017年和2018年,滴滴一共向人人車投資或者參與投資了5億美元,數額幾乎是人人車前四輪融資總額的兩倍。
按照約定,一方面滴滴從人人車平臺直接采購二手車,另一方面人人車將為滴滴車主提供新車交易或融資租賃服務等。只是,接連的網約車安全事故風波,讓人人車網約車業務不得不暫停,與此同時滴滴上二手車的標簽也已經下線,人人車陷入孤立無援的處境。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