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我們的事,通過你的教養,真的可以讓世界變更好!
這封信,獻給全天下的父母。一天一點正向耐心的教養孩子,世界會因為我們這群平凡、渺小卻又偉大的爸媽們,漸漸變得更好。
百貨公司里有品牌專柜,門口設有一大缸珊瑚和小魚,在紛擾喧鬧之中特別吸引人們的注意,更別提對動物們總是難以抗拒的孩子們,往往情不自禁端詳起來。有次路過,突然被孩子拉緊手停下來,指著里面的幾只小魚,看起來像是生病了一樣,半翻著漂在水中,雖然沒有魚肚向上,但好像怎么也翻不起來,半沉半浮。‘媽媽,它們看起來應該是生病了吧!他們有固定換水嗎?奇怪,這箱子看不到洞,他們怎么喂食和清潔呢?’孩子突然冒出一大堆問題。
當孩子的意見被尊重.勇敢的種子將發芽
我們在這缸魚前面躊躇好久,反復商討該怎么辦?離開嗎?總有一天他們會發現,不過,那時可能小魚已翻肚;告訴專柜員工嗎?會不會被嫌多管閑事?會不會被認為找麻煩?最后我們決定在專柜沒有客人的時候進去跟員工提醒一聲。我的心情不比孩子輕松,我在腦海中設想對方可能的回應,揣摩該怎么‘善后’才行。好不容易等到空檔,店員聽完后,愣了一下,隨后告訴我們,她會跟公司反應看怎么處理。
隔幾天,孩子跟我特意繞去像是偵探一樣遠處觀望,那幾條小魚不見了,魚缸雖然比較空,但似乎有整理清潔過。我心里深深感謝這位員工的行動,她的反應讓孩子單純的勇氣和熱情獲得回應,傳遞給孩子正向訊息:雖然年紀小,然而意見是被尊重的、也有改變事情的能力。
我在想,那位員工應該忙得沒有余裕欣賞魚缸,然而看見一個內向害羞,緊張拽著手的小孩努力發聲,或許提醒她小時候也是如此、勾起她對孩提時的懷念,在那一刻,我們都因為這個孩子而看見自己很美的那一面。
孩子成為正義超人.督促父母和自己
從這件事情過后,孩子開始變得‘多管閑事’起來:在路上發現沒采熄的煙蒂、發現違規停車、不讓我偷闖紅燈、關心路邊植物有沒有澆水……。我有點哭笑不得,與朋友們分享這類小事,發現許多朋友的孩子也同樣是‘正義超人’,有的撿路邊垃圾、有的幫忙分類、有的想去大太陽底下凈灘,幾個大人說到最后,不免互相取笑起來:
‘哈哈,你這不能離開空調房的人,竟然陪著去凈灘!’
‘天啊,第一個抓你臨停違規的就是你兒子啊!’
‘還笑我?你最好是喜歡幫流浪貓狗把屎把尿。’
將好的信念.世世代代傳承
孩子要能完成這些想做的事,現階段不得不依賴大人的協助。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并非每個故事都如此美好,不少孩子被拒絕、被惡言相向、被冷嘲熱諷、被輕視忽略……,那些不愿支持孩子的大人們往往有許多‘不得已’,于是孩子成長過程就會變成‘幻滅的開始’。
若是換成另一種‘不得已’呢?既然孩子給了‘任務’,何不重新將自己歸零,跟著孩子感受對生活的探索、對世界的好奇、對生命的熱愛呢?或許這也是我們踏出自己舒適圈的開始?
生養一個孩子的確不容易,困難的并非只是經濟上的寬裕,而是能夠發自內心尊重一個完整的生命個體,愿意放下個人喜惡,在自己有限的資源內,扮演好‘支持’的教養角色。父母將人間的真善美傳承給孩子,也不枉走過這一生了,對嗎?
- 標簽:林龍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