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讓你感到痛苦的事,才能真正成就你
來源:王陽明心學
01 痛苦使人進步
常言道:“自古英雄多磨難。”自古以來凡是做成大事的英雄豪杰,都歷經了很多磨難和痛苦,而正是因為這些痛苦,才鍛煉、造就了一批具有杰出成就的人。
唯有經歷一定的痛苦,才能讓內心更加堅定,激發更多的潛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說到這,我們不難想起陽明先生。他生而不凡,年少有為。十五歲時便出游居庸關、山海關,縱觀塞外,那時他已經有了經略四方之志。
王陽明天賦極佳,少有才名,但他的杰出成就卻不是來自這些順境之中。
孟子言:“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比起一帆風順的人生,充滿痛苦的逆境更能造就一個人的通透。
正德元年(1506年),王陽明遭遇了一場前所未有的人生劫難。這一年,武宗朱厚照,年少不諳世事,宦官劉瑾當政。王陽明抗疏直諫,這一行為直接觸怒劉瑾等人,致使他被廷杖四十,遠謫龍場。
02 痛苦使人更清醒
泰戈爾曾言:“只有經歷過地獄般的磨練,才能煉出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奏出世間的絕唱。”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王陽明這次痛苦的貶謫之行,成就了他的龍場悟道。
從兵部主事到龍場驛丞,從信馬邊疆到寸步難行,從錦衣玉食到食不果腹,從唱和詩文到舉目無親。
“草庵不及肩”“鹿豕且同游”的困厄生活,無不讓王陽明的身心經歷著莫大的痛苦。但與此同時,這些痛苦也讓王陽明愈發清醒,這里遠離喧囂和躁動,也得以靜心思考何以成圣。
王陽明經過苦思冥想,一夜之間大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誤也”。
曾國藩曾言:“俯畏人言,仰畏天命,皆從磨練后得來。”
就如王陽明這般,絕處逢生,在經過痛苦的洗禮后,他超脫了生死,突破了終極的思索,擺脫了程朱理學的藩籬,向內尋求心與理的合一。
03 痛苦是珍珠,越磨越亮
《荀子
- 標簽:男子酒后失手打死13歲女兒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