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款適合1-3歲寶寶的肉類食譜
禽、蛋、瘦肉等是寶寶獲得優質蛋白質、脂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動物性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更適合人體對營養的需求,而且賴氨酸含量較高,有利于補充植物蛋白質中賴氨酸的不足。另外,肉類(豬肉、羊肉、牛肉)中含鐵量較高,在烹飪中,媽媽應該多選用含維生素C豐富的蔬菜,來促進膳食中鐵元素的吸收。
2.將海米湯倒入鍋里上火煮開,放少許白糖和食鹽,再把雞肉末、白蘿卜片放入鍋里,邊煮邊用筷子攪拌至煮熟,出鍋即可食用。
營養小提示:蘿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鋅,有助于增強免疫能力。此外,蘿卜中的芥子油還有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消化的功能。
做法:1.肉末加適量醬油(可不放)、少許鹽、濕淀粉、蔥花(可多放一些)、清水(或高湯)放在一起攪拌均勻
2.將拌好的肉末鋪入大碗或大盤中,用筷子扒出幾個坑(數量視放入雞蛋數而定),每個坑中磕入一個雞蛋
3.將肉沫和雞蛋一起放入蒸鍋里,用旺火蒸15~20分鐘,直至肉沫和雞蛋都蒸熟即可。
營養小提示:雞蛋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卵磷脂、卵黃素。豬肉肉質細軟,結締組織少,適于寶寶咀嚼。
5.鍋內留底油25克,加白糖炒至呈棗紅色時,加板栗、雞塊、蔥姜、花椒、八角、精鹽、料酒、水等,用大火燒開,撇去浮沫。
營養小提示:雞肉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也是磷、鐵、銅與鋅的良好來源,且富含維生素B12、維生素B6、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K等。
做法:1.蓮子用開水泡發,切去兩頭,挑去蓮心;百合洗凈;豬肉洗凈切小塊。
營養小提示:蓮子中的鈣、磷和鉀含量高,能夠促進凝血,使某些酶活化,維持神經傳導性,鎮靜神經,維持肌肉的伸縮性和心跳的節律。
牛里脊肉是牛身上最嫩的肉,人們常用牛里脊肉做牛柳,是高蛋白質、低脂肪的優質肉類食品,脂肪含量只有0.9%。
土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C及礦物質,優質淀粉的含量也很高,此外土豆對消化不良也有一定的作用。
2.炒鍋放油,小火加熱,把魚肉倒入鍋內翻炒。待魚肉香酥時,加入鹽,再翻炒幾下,即成魚松。
營養提示:不管是淡水魚還是海魚,魚肉的營養價值都很高。魚肉中蛋白質含量較少,而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魚肉中的礦物質,如鐵、磷、鈣等,也都非常豐富。此外,魚肉肉質細嫩,比畜禽的肉更易為寶寶吸收。
材料:1/4片鱈魚、煮熟的通心粉20根、1/4根胡蘿卜、2小勺洋蔥末、40毫升白醬、1/3小勺黃油、幾粒熟青豆、奶酪粉適量
2.用白醬把1和洋蔥末一起拌好,放入烤盤,表面再澆40毫升白醬,灑上奶酪粉,黃油,幾粒熟青豆作裝飾。
- 標簽:1 3歲幼兒營養食譜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