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導1-3歲幼兒學游泳
幼兒學游泳,如有條件應該在專門為兒童建造的小型、淺底的游泳池內學習,池水溫度在32度左右,水的深度一般在孩子的腋下,不可超過肩。如果孩子是初次下水,那么首先要在水中循序漸進地經歷體溫調節的適應、入水、學習游泳三個階段。
培養孩子對水溫作出的生理反應,初次下水,水溫應在34—35度,大人抱著孩子慢慢地進入水中,讓孩子慢慢體會在水中的平衡,同時準備一些浮具,如浮板,色彩鮮艷的充氣玩具。
(4)以上動作要連續交替做,并且可以使孩子在不同姿勢的情況下,向前、向后滑行,向左、向右移動。
以上動作每次游泳可以反復兩三次,經過這樣訓練,孩子會喜愛水,能逐步作出對水溫的生理反應。
(1)淋洗。孩子垂直在水中,讓其雙手捧起水,用嘴吸氣時,手捧著水舉過頭頂并讓水淋頭,在“淋洗”過程中,教孩子不要閉眼,也不要用手擦臉。
(2)把頭浸入水中。讓孩子深吸一口氣并閉上眼睛,雙膝彎屈,臉浸在水中5—10秒。經過3—4天的訓練后,再讓孩子把頭浸入水中,屏氣10—15秒。
(3)水下睜眼。讓孩子吸氣并把頭扎入水中,睜開眼睛,學會在水中看東西,這樣孩子就能學會識別方向,防止的發生。訓練時,可讓孩子拾起預先放入游泳池中的一些玩具。
(4)呼氣。讓孩子下巴浸入水中,并往水面吹氣。再深吸一口氣,將臉浸入水中,長時間地呼氣,這時水面將出現氣泡。
再讓孩子深吸一口氣,然后把頭扎入水中,睜開眼睛,用力地呼氣,直到把氣全部呼完,頭部才露出水面。此可重復做數次。
(3)孩子背對池壁,面向家長,與家長保持1米的距離行走,家長可用一些玩具引導孩子向前走。
(4)池中間拉一條水線,讓孩子走至水線時,鉆過水線,繼續往前走,使孩子在鉆水線的一瞬間,頭部沒入水中。
(7)仰臥或俯臥于水面,兩腿或兩臂都并攏伸直,家長一手握住孩子腳跟,一手托住其背部或,叫孩子深吸一口氣并憋氣,然后握腳跟一手用力向前推,另一手張開,使孩子在水面上滑行。
(8)站在水中,深吸一口氣,低頭,屈膝收腿,雙臂緊抱雙膝,使身體團成一個球形,背部向上,慢慢地球狀身體就浮于水面。待氣憋不住時,即抬頭,張臂,一腿前跨一步,站穩于水中。
幼兒期在水中學會以上各種,說明他們已初識水性,能在水中呼吸,身體也能在水中得到平衡,再學游泳技術就不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