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國內原油期貨跌3.64% 對伊制裁歐美分歧較大
北京8月2日訊 今日,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日間盤原油期貨合約低位波動,成交活躍,持倉增加。周四(8月1日)油價暴跌,美油收跌近8%,為2015年2月以來最大跌幅,盤中一度創6月19日以來新低至53.59美元/桶,貿易局勢惡化使市場擔憂全球經濟放緩風險增大。
截至8月2日日間收盤,國內原油期貨主力1909合約收報428.4元,跌3.64%或16.2元;結算價為431.5元;成交量為329664手;持倉為32756手,日盤持倉增加2506手。
截至8月1日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9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4.63美元,收于每桶53.95美元,跌幅為7.9%。同日,9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4.55美元,收于每桶60.5美元,跌幅為6.99%。
據新華社消息,德國外交部發言人布格爾30日說,德國堅持認為外交方式仍是緩解海灣地區緊張局勢的優先選項,并表示不會參與美國對伊朗的極限施壓。據德新社30日報道,美國已正式要求德國參與霍爾木茲海峽護航行動,并以此對抗伊朗的“挑釁行為”。
美國政府7月31日宣布對伊朗外長扎里夫實施制裁,理由是扎里夫代表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行事。扎里夫當天在社交媒體上回應說,他在伊朗境外沒有資產,美方的制裁對其本人和家人沒有任何影響。
法國外交部1日發表新聞公報說,法國、英國和德國嚴重關切美國政府制裁伊朗外交部長扎里夫一事,三國不支持美國這一決定。公報說,在當前的緊張局勢下,所有外交渠道都必須保持開放。法英德三國的外交部長與伊朗外長扎里夫保持經常性聯系,旨在緩解緊張局勢并敦促伊朗全面履行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公報敦促美國解除美方對伊朗核協議允許的民用核合作項目實施的制裁。
29日,伊朗外交部發言人穆薩維在每周例行記者會上指出,伊朗日前提出“以加強對伊朗核計劃的國際核查來換取美國解除制裁”,但這個切實可行的提議卻遭到美方的拒絕,這表明,美國根本就不想進行對話。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