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世杰:堅守初心,不計名利
不久前的國慶節期間,河南省焦作市市委副書記、市長徐衣顯上門慰問一位老英雄,并親手為他戴上由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新中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這位老人就是秦世杰。
在河南省焦作市一棟簡陋的居民房里,93歲的工行焦作分行離休干部秦世杰老人與老伴已平靜地在這里生活了多年。他身穿一件洗得泛白的灰色中山裝,家里珍藏的獎章、紀念章有10多枚。
南征北戰,保家衛國;不忘初心,投身建設;嚴于律己,不計名利。戰場上,秦世杰英勇善戰,多次立功,堅持“多打勝仗就是革命英雄”的信念;轉業后,他從不居功自傲,在最平凡的崗位上踏踏實實工作,從不主動向外人提起自己多年的參戰功績和榮譽。他常說:“共產黨帶領我們過上了好日子,我們更要知足、感恩,嚴格要求自己,多作奉獻。”
戎馬生涯 功勛顯著
1926年,秦世杰出生于河南省焦作市馬村區安陽城鄉土門掌村。1944年,18歲的秦世杰參加當地的民兵組織,在家鄉參與保家衛國運動。1945年,他成為太行四分區獨二旅45團的一名戰士,后編入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九縱隊26旅77團,中國人民解放軍15軍44師131團,戰爭足跡踏遍大半個中國,多次獲得軍功章。
在太行四分區獨二旅45團參戰時,秦世杰跟隨部隊輾轉沁陽、濟源、湯陰、安陽、長治、晉城、博愛等地的多個戰場,組織民兵在多場戰斗中搶救傷員,貢獻突出。1947年,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戰場上,秦世杰將生死置于身外。兩頁泛黃的紙張上,記錄著秦世杰的參戰足跡。作為連指導員,某次戰役中,戰士傷亡慘重,一時間士氣低落。他利用各種合適的機會做戰士的思想工作,調動大家的積極性,連隊的工作有了很大的起色,戰斗力顯著提高,他也因此登了師報的記功榜,榮獲了閃亮的軍功章。
9年戎馬生涯,6次立功受獎。一枚枚亮閃閃的紀念獎章,訴說著這位老戰士在戰爭年代的艱苦卓絕和頑強毅力。
戰場為秦世杰帶來的,除了軍功章,還有傷痕。戰場上,秦世杰兩次負傷,身上留下了永遠的疤痕,被認定為三等甲級殘疾。
奉獻基層 默默無聞
1953年,我國開始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需要很多干部參加經濟建設。“哪里需要到哪去,根本沒有多想,就自愿報名參加了地方建設。”秦世杰積極響應了號召。經過學習工業、農業、商業、金融等知識,他被分配到新鄉地區銀行,開始了28年的支持地方建設工作。
轉業到地方工作后,他依然保持著在軍隊的良好作風,根據工作需要,多次調動工作。不論是上調,還是下放,不論是在繁華的都市,還是去偏僻的深山里,都能服從命令,聽從指揮。28年間,秦世杰先后就職于焦作市人民銀行礦區支行人事股、焦作市制革廠、焦作市搬運公司、焦作市交通局、市人民銀行焦作馬村辦事處等。1980年,他在焦作市人民銀行工會主席崗位上離休(1984年人行與工行分設時他的人事關系由工行管理)。“從我記事開始,我爸經常十天半個月才回來一次,全身心都在工作上。”秦世杰的小兒子秦挪文說。
哪里需要到哪去,挑擔子的事情留給自己,漲工資、領榮譽的好事讓給別人。工作28年,秦世杰只漲了一級工資。知情人士透露,他并不是沒有機會,而是主動讓出了原本該屬于他的機會。每到一個部門,他都用一個真正的共產黨人的寬廣胸懷發現人才,培養人才,從不嫉賢妒能。卻把本該屬于自己的榮譽和機會讓給別人。1952年轉業時,他的級別為18級,一直到退休時,他的級別為17級。
有人說他“傻”,既然有資格,為啥不向組織提要求,為自己和家人謀利益?秦世杰自有自己的態度:“當年和我并肩戰斗的戰友,許多都犧牲在戰場上。如果不是他們沖鋒陷陣,就不會有我們如今的好日子。我又有什么資格把戰功拿出來炫耀?又有什么資格向組織提要求?”
紅色記憶,薪火相傳,革命精神熠熠閃光。退休后,秦世杰還不忘發揮余熱,他立足自身經歷,做好傳幫帶,多次參加工行焦作分行團員青年座談會,對他們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勉勵他們銘記歷史,不忘初心,立足崗位多作貢獻。他說,“這些年國家的變化很大,越來越繁榮昌盛,工行也發展得越來越好。年輕員工應該珍惜這個好時代,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為工行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嚴于律己 家風清廉
秦世杰的妻子小他7歲,如今老兩口的生活需要孩子們照顧。8月16日中午12時30分,秦挪文下班后,匆匆趕到老人家中做飯。一把面條,幾棵青菜,兩枚雞蛋,當天的午餐是湯面條。“父母一日三餐都是粗茶淡飯,逢年過節我們建議去飯店,肯定會挨吵。”秦挪文說。
兩位老人多年不添置新衣服,孩子們偷偷買衣服送來,總要受批評,慢慢地,也就沒人再買了。采訪時記者看到,秦世杰老伴身上穿的一件白色的短袖衫,已經磨得露出了布絲,背上還破了幾個大洞。秦世杰老人身上穿的是一件20年前的廣告衫,上面印有“1997”字樣。
秦世杰是家中絕對的“權威”,孩子們既怕他又敬他。他在言傳身教中,教育孩子低調做人,高調做事。如今,秦家6個孩子有的務農,有的退休,有的下崗再就業,還有的仍在基層崗位上兢兢業業工作,生活都不算富裕,過著平凡的生活。
工行焦作分行離退休工作負責人李麗在崗位上工作了10多年,秦世杰老人身上的革命精神令她肅然起敬,經常感動得她掉淚。“按照政策離休干部的醫藥費實報實銷,秦世杰從來都是想辦法為國家節省這部分費用。如果必須吃藥,他只買同類藥中最便宜的,還絕不允許家人用自己的名義買藥報銷。”李麗說。報銷記錄上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他只報銷了300元醫藥費,用的都是最基礎、最便宜的藥,如板藍根、銀翹片、氨基葡萄糖、速效救心丸等。
這些在外人看起來不可思議的事情,就是老兩口的日常。直到如今,秦世杰還時常學習,他喜歡從新聞中了解國家形勢,學習國家政策,最喜歡看的電視節目是《海峽兩岸》。“別看老父親耳背眼花,他仍是政策通,經常夸現在的政策好。”秦挪文說,生活中父親經常搬出國家政策,囑咐他們嚴于律己、作風清廉,始終保持著一個老兵不改的家國情懷。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