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宮產對女性的危害有多大?如何恢復才比較快?
剖宮產就是剖開腹壁及子宮,取出胎兒的一種產科領域的重要手術。一般情況,以保證產婦與胎兒的生命安全為出發點,實施的剖腹手術,但也有部分女性因害怕分娩前的陣痛和分娩時的疼痛,或者擔心影響產后的夫妻生活,而直接選擇剖宮產手術。不知道你是哪一種?但不管那種,對身體的傷害都是蠻大的,產后要注意護理。
剖宮產對女性的“危害”有多大?
調查數據顯示:我國剖宮產率逐年上升,有些地方剖宮產率高達50%以上,遠遠超過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15%到20%的標準。
隨著物質條件越來越豐富,一些女性朋友因缺少鍛煉和運動,造成體力不足,在生產寶寶時容易體力不足;或者營養過剩,胎兒過大;亦或者較晚生育,骨盆肌、產道彈力不足等,無法進行自然的分娩,需要進行剖宮產手術。
但似乎剖宮產也在流行,如一些出名的明星,在分娩時直接選擇剖宮產手術。剖宮產雖然不用經歷分娩前的陣痛和分娩的疼痛,可產后的傷口疼痛也是較難以忍耐的。并且對女性朋友造成的“危害”也是不可忽視的。
首先是腹部疤痕
隨著科技的進步,剖宮產從過去的豎切到現在的橫切,如果碰到縫線技術較好的醫生,同時產后注意身體的恢復,有些剖宮產疤痕到后期不仔細可能都看不出來。
有一些剖宮產媽媽在平時聊天中,會較“樂觀”地調侃說:“我肚子上爬著一條長長的蜈蚣。”有些寶媽如產后過度進補,又不注意鍛煉,腹部肌肉容易松弛膨出;蟹足體質;產后傷口感染,影響傷口正常愈合;對縫線排斥,傷口愈合不良等,都可能會影響愈合后的疤痕美觀,從而影響女性朋友的愛美心情。
其次是母嬰感情
美國研究人員對產婦作腦部掃描后發現,自然分娩的母親對孩子哭泣更為敏感。而剖宮產則可能導致產婦的母性行為減少。
由于在自然分娩時,陣痛帶來的產婦腦部高速活動,在與寶寶一起努力順利生產后,寶寶的哭聲往往能調節媽媽分娩時產生不良情緒,激發母性情感激素和行為。而剖宮產是開刀取娃的方式,少了“腦神經的刺激和激素體驗”,可能使母嬰關系親密度降低。
最后是切口妊娠
自從開放二胎,第一胎剖宮產的寶媽,如果不注意避孕,如在一、兩年內再次懷孕,容易造成孕囊附在刀口的斑痕上。如果流產容易大出血,若想生下來,隨著胎兒的長大,會危及母體和胎兒的生命。
Tips:第一胎剖宮產后,醫生一般建議寶媽在3年后再孕育第二胎,懷孕后也注意做好產檢,如發生斑痕妊娠,及時咨詢醫生。
月子期間如何收緊松弛大肚腩,健康恢復呢?
剖宮產相對自然分娩來說,剖宮產寶媽要承受麻醉、出血、術后感染、術后疼痛等風險,身體恢復較慢。也由于肚子被撐大原因,腹部肌肉被撐開,產后想馬上恢復較難,所以產后的肥胖是大部分新媽的苦惱,也是“致命傷”,從月子期間開始,注意做好以下三點,有利于收緊松弛的大肚腩,讓身體盡快恢復。
1、注意飲食。剖宮產寶媽在坐月子期間,要注意定時定量飲食,切莫濫吃,造成營養過剩,更加肥胖。
剖宮產后,排氣前應以全流質飲食為主,有助于消化,促排氣,如蘿卜湯。排氣后,雖可以按普通食物進食,但也要堅持合理的飲食結構,以新鮮、清淡的食物為主,注意葷素搭配,多吃高蛋白質如雞湯、高維生素如水果蔬菜的食物為宜。既要有助于排惡露,也要有助于傷口的愈合。
2、帶上收腹帶。帶收腹帶也是產后收緊松弛的腹部的一個方式,剖宮產媽媽在做完手術后,醫生就會給綁上收腹帶。
一方面能固定傷口,另一方面防止器官移位。但使用的時間要注意,應在下床活動、如廁后使用。洗澡前或睡覺后,需要解下來,逐漸改善子宮下垂狀態,腰部肌肉也慢慢收緊。
3、適當運動。坐月子需要多休息,多補給營養,有輸入,也要有輸出。坐月子也并不只是“坐”,還需要多活動。
剖宮產,一般在產后24小時后,在家人或護理人的幫助下,下床小站一會,或者輕輕走幾步。約3天后,做一些輕微的活動,如自主洗臉、倒開水等,約2個星期后,也可以在床上做適當進行產褥操運動。
如呼吸運動,產婦平躺床上,雙腿彎曲,雙手放在胸口,進行深呼吸,讓肚子鼓起來,然后輕輕呼氣,讓肚子輕輕癟下去,每天5-6次,每次2-3分鐘。有助于促進腹部的血液循環,助于新陳代謝。
Tips:由于腹部傷口還沒有愈合,寶媽在做運動時,如有疲憊感或不舒服,應立即停止運動,同時以飯后做運動為宜。
總之,由于剖宮產寶媽的傷口原因,除了注意飲食、帶收腹帶,適當的運動有助于身體的盡快恢復。需在約3個月后,需要等到傷口愈合后才能進行一些真正的有利于腹部收緊的運動。3個月內,只能做一些輕柔的活動,以免拉扯到傷口,但只要堅持做一些輕柔的運動,對收緊腰部,恢復好身材還是有效果的。
- 標簽:黑暗騎士崛起票房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