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孩子從小競選班干部,對他的人生會有幫助嗎?其實答案很簡單
中國式家長的觀念當中總是有個通病,覺得在班級上擔任班干部的孩子都是成績優異品學兼優的。所以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跨上這個行列,就會鼓勵孩子自己去競爭班干部。可現在的學習壓力不同以往,有小孩的家長都知道,現在學校的任務和活動有多繁復。
朋友的孩子前段時間開學升初中。在小學的時候,朋友孩子一直都是品學兼優,在班級里擔任班長的。而到了初中之后,又是新的一輪換屆選舉班干部。朋友就一直鼓勵孩子繼續去競爭班長的職務,因為他覺得班干部的職務可以讓孩子具備責任感以及榮譽感。
而且現在很多的單位招聘,其實對于孩子小時候在班級里是否有擔任過班干部的職務也是有所重視的。但是朋友也非常的擔心升初中之后孩子學習的壓力會比較的大,而班干部平常瑣碎的事情比較多,所以他覺得讓孩子繼續擔任班干部的話,會耽誤他的學習。
其實班干部制度也是流傳了非常久的,早先是讓具備能力成績優異的孩子擔任。后來很多的老師為了能夠提高班級里所有同學的榮譽感以及團結,所以就會選擇讓班里的同學輪流擔任班干,或者說增加很多小組長之類的職務,結果后來發現班級里幾乎人人都是班干部。
12年就有一個新聞,四川瀘州,瀘州天立學校初二4班一個班級一共49個學生,班主任則設置了近50個班干部職位。并且這種新聞其實屢見不鮮,安徽,南昌等地都有類似的狀況出現。
想必許多的家長都有面臨過的一個疑慮,畢竟你責任越多的話,你所需要花費的時間付出的心力就會越多。班干部的確是可以提高你處理問題的能力以及提升責任感,但是與此同時也會花費一些你平常的課余時間,所以在該不該鼓勵孩子競選班干部這件事情上也成為了眾多家長的一個難題。
一、那么家長到底應不應該鼓勵孩子去競選班干部呢?班干部的經驗對于孩子的成長來說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1. 可以培養孩子服務意識。
現在非常多的家庭組成結構都是獨生子女家庭,正是因為家里只有一個獨苗苗的存在,所以父母會把所有的愛都給這個孩子。這個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之下,自然也就很容易把自我放在中心。
在學校的時候,一下從個人意識轉向集體意識的生活當中就比較不容易轉換過來。而讓孩子擔任班干部職位的話,就可以提升孩子為他人服務的意識。孩子在這個過程當中也就可以慢慢的學會如何去照顧別人,去體諒別人,而不是永遠只會把自我的感受放在第一位,畢竟在以后的社交當中,自私的人還是非常容易受到大家的排斥。
2. 可以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
很多家長不讓孩子競選班干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擔心班干部會花費孩子的時間,從而導致學業上的耽誤。但是其實很多人會發現在班級里擔任班干部的人,他們的成績一般也都是處于班級的上游。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盲目的埋頭苦讀不不是最佳的方式,學著去和別人進行溝通討論問題,更加的能夠鞏固學習上的內容。
比如班級里的學習委員這一個職務,一般來說,擔任學習委員的同學都是班級里成績最優秀的。而他的存在也是能夠給班級里其他的同學一個榜樣,當別的同學遇到不懂的問題的時候,也可以去詢問他。在他教授其他同學問題的時候其實也是在給自己把基礎問題再一次的鞏固。
3. 可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在班級里擔任班干部,難免需要各種各樣的機會,去班級的講臺上面對眾多的同學發言,而且也需要和班級里大部分的同學進行溝通。在這個過程當中,其實也是能夠讓提升孩子自信心以及和別人交談的能力。
一般來說,在班級里擔任班干部的話,就比較不容易出現內向和別人講話就容易臉紅的情況。而且在每一次班級獲得了集體榮譽或者說老師表揚學生學習工作完成的不錯的時候,孩子的內心也是會有著自豪和驕傲的,這樣的一種環境也容易增強孩子自信心。
二、既然如此,家長應該如何助攻孩子競選班干部呢?
1. 了解孩子的興趣特點。
班干部縱然是可以培養孩子很多的性格優勢以及各方面的能力的,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當班干部。一般來說,責任感強型的孩子是比較能夠承擔的起班干部的責任。而且很多的孩子其實自身也會覺得班干部比較的復雜和繁忙,也不愿意花過多的時間在這方面。所以家長也不應該強求孩子,不要因為班干部。可以為以后的升學做鋪墊,有貢獻就強迫孩子去競選班干部,這樣只會趕鴨子上架。
2. 善于發現孩子的優勢與特長,增強孩子的信心。
其實很多的孩子之所以不愿意毛遂自薦,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能力并沒有很好。擔心如果站出來評選班干部的話會遭到別人的嘲笑。但是其實這樣的一種現象根本就不會存在的,只要你敢站出來競選,本質上都是勇敢的,都是挑戰自我的。所以家長在平常的生活教育當中應該多實施獎勵教育,鼓勵教育。對孩子一些進步應該多一些鼓勵,增強孩子自信心,這樣在以后的學習工作當中孩子也會更有信心的去完成。
3. 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雖然現在很多的學校都說班干部是沒有具體的評選標準,只要性格開朗活潑具備能力就可以。但是其實對于學業上的能力還是有所要求的,畢竟班干部的職責是花課余的時間去為班級做貢獻。而學校的基礎任務就是對孩子進行素質教育。如果成績差的一塌糊涂的話,老師自然也就不愿意讓孩子去擔任班干部。
班干部機制之所以可以流傳這么久,也是因為他對于孩子的成長以及教師的教育過程都是有所幫助的。所以現在很多的工作單位,學校才會對是否擔任過班干部如此重視。家長應該拋棄陳舊的觀念,鼓勵孩子去擔任班干部,這樣反而利于孩子成長,有利于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那么各位家長們,你們會鼓里自家孩子去競選班干部嗎?你家的孩子愿意競選嗎?你們又有為競選做出過哪些努力呢?歡迎分享討論!
- 標簽:三眼哮天錄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