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客服電話誤吞別針的九月嬰兒在上海連夜成功獲救小村糙事txt下載
中新網上海4月21日電 (陳靜羅燕倩)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21日披露,9個月大的嬰兒誤吞一枚開著口的別針14小時,兒科醫院多學科團隊協作,為其成功取出別針。嬰兒化險為夷。據悉,孩子目前生命體征穩定。
九月齡的小男嬰床頭有一塊帶有別針的小手帕。20日上午,他的母親發現手帕上的別針不見了。父母懷疑他誤吞了別針,隨即送至當地兒童醫院就診,胸片結果顯示,一枚呈V字形的開口別針卡在男嬰的食道里,針頭向上。

此后的14小時中,該男嬰連轉兩家醫院,最終被兒科醫院收治。兒科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醫師王玉環表示,由于嬰兒太過年幼,食管細小脆弱,別針卡住的位置又比較特殊,手術的難度不小、風險很高。這位專家說:“必須盡早取出異物。開口的別針一旦刺傷血管,很有可能發生大出血等險情危及生命。”消化內科、五官科、普外科和心胸外科醫生聯合會診,多學科團隊果斷制定了“胃鏡檢查并取出異物”的手術方案。
然而,在進行胃鏡檢查時,醫生們卻未在食管及胃內發現別針,原來別針已經移動到空間狹小的十二指腸降部。據介紹,最為危險的是,這枚別針針頭朝上開著口,如果不能及時取出,隨著腸管的不斷蠕動,別針很有可能刺穿腸壁造成腸穿孔,進而導致腹膜炎、敗血癥、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據王玉環醫生介紹,由于別針開口很大,醫生們只能在一次次調整別針位置后,慢慢把別針從十二指腸降部取出。為各個組織器官都十分嬌嫩脆弱的嬰兒手術,更加考驗醫生的技術水平和臨床經驗,必須更加膽大心細,動作精準無誤,從而確保孩子安全。院方透露,整個手術過程中,醫生們格外小心,牽拉異物的過程中,患兒只是黏膜受到了輕微的擦傷,并無大礙。半小時后,醫生在胃鏡下取別針手術獲得成功。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消化科主任黃瑛教授提醒,消化道卡入尖銳物品,家長應及時將孩子送往專業醫院救治,以免引起消化道出血、穿孔及腸梗阻等。所以專家呼吁,三歲以下孩子自我把控能力比較差,最好不要玩各種小物件,防止兒童意外傷害。(完)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