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貴鳥破產引出內幕 “苦主”中原證券為何頻頻踩雷?
中國網財經9月7日訊(記者 里豫 趙戎)停牌3年之后,有著“中國真皮鞋王”之稱的富貴鳥股份有限公司(01819.HK,下稱富貴鳥)最終沒能續命。8月26日晚間,富貴鳥公告宣告破產。根據此前香港聯交所向富貴鳥發出的函件,告知公司股份上市地位將于2019年8月26日上午9時起取消。
“退場”過后,一地雞毛,富貴鳥留下了42億元的債務以及46億元或將變為“廢紙”的股票,多家機構踩雷,其中包括中州證券。
蹊蹺的是,中州證券近年似乎流年不利,多個資本市場聞名的大雷都被它“準確”地踩上了。
中州證券踩雷富貴鳥
中州證券(01375.HK)是中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601375.SH,下稱中原證券)H股的簡稱,2014年6月5日,中原證券境外發行股份在香港聯交所上市,股票簡稱中州證券。
2016年2月27日,中州證券投資決策委員會決定參與富貴鳥的質押融資項目,富貴鳥以4400萬股股票質押獲得了中州證券4000萬港元的融資額度。
同年的3月4日,中州證券風險控制委員會審議通過了富貴鳥的該項大額融資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州證券通過融資方案時,富貴鳥就已經走了它的高光時刻,露出了暗藏的風險。從這個角度而言,中州證券的踩雷或許早有預兆。
創立于1991年的“富貴鳥”品牌,曾有著“中國真皮鞋王”的稱號。然而好景不長,2013年12月,富貴鳥在香港主板掛牌上市后,便放緩了增長的腳步,從2014年到2016年,公司凈利潤分別為4.5億元、3.92億元、1.63億元,2017年開始由盈轉虧,富貴鳥2017年中期報告顯示損失額約1088.7萬元,而這份中報也成為富貴鳥在聯交所的最后一份財報,此后富貴鳥再未披露過財務數據。
(數據來源:上市公司財報)
除了業績開始下滑外,富貴鳥在拿到中州證券融資后半年,便于2016年9月1日開始了長達3年的停牌。當時,富貴鳥給出的停牌理由是“需要額外時間完成編制供載入中期業績的若干資料”,相關董事會會議延期舉行,2016年中期業績延遲刊發。
停牌期間,富貴鳥深陷債務危機,同時出現了違規擔保、信披違規等問題,公司以及公司董事會主席林和平均被監管立案通報批評、處分。
與經營狀況深陷危機相對應的,是二級市場的反應。2013年12月20日富貴鳥上市第一天,其股價曾一度沖到8.9港元/股,高光時刻是在2015年3月18日,股價最高漲至19.28港元/股。不過,當年10月22日,富貴鳥暴跌60.86%,此后正式步入夕陽之路。停牌前的價格定格在3.88港元/股。
因為富貴鳥爆雷,中州證券向其融出的4400萬港元面臨違約,中州證券于2016-2018年期間分三次將這筆資金全部計提減值準備。
根據中州證券公告,2016年末中州證券計提減值準備800萬港幣;2017年度增加計提減值準備1807.50萬港幣。2018年8月30日,中州證券公告稱,截至2018年6月30日,該筆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