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游戲公司營收榜:世紀華通依賴并購 盛天網絡墊底
2019年半年報結束了,但是A股游戲公司們的爭議卻沒有停下來。
先是2018年A股“虧損王”天神娛樂(維權)爆發內訌,中小股東欲聯名罷免董事會,慘遭“逼宮”的第一大股東朱曄發布致個別中小股東的公開信,直懟中小股東出發點的不單純;
之后迅游科技也爆發內訌。董事長章建偉與總裁袁旭在董事會上互提罷免,從昔日創業的親密伙伴到如今董事會上“大打出手”,還引來交易所的介入,要求公司說明相關情況。
一時間游戲公司頻上新聞熱點,遮蔽了本該重點關注的游戲公司上半年業績。根據新浪財經不完全統計,目前A股上市的游戲公司達到了13家,他們是除了騰訊網易之外,中國游戲產業的第三極力量。
在游戲行業“版號危機”仍未完全解除之際,這些A股的游戲公司業績狀況如何,盈利能力有沒有持續改善,個別業績暴雷的公司還有沒有競爭優勢?為此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將會從營業收入、凈利潤、資產負債率、貨幣資金等八個方面對這些游戲公司進行橫向對比,找出真正的A股游戲第一股。
這一篇我們先從營業收入角度聚焦,分析13家A股游戲公司近3年的營收變化。
游戲公司收入分化明顯,騰訊+網易=13家A游戲公司
A股13家游戲公司總體的收入情況如何,能否被稱為騰訊、網易之外的第三極?
這是外界十分關注的問題,因為在整個游戲行業,騰訊和網易兩家以渠道、規模優勢碾壓其他競爭對手,穩居中國游戲界的頂級食物鏈。
根據新浪財經的統計數據,13家A股游戲公司完全可以被稱為游戲行業的第三極,他們在2019年H1的營業收入總額是299億元,相比較之下騰訊2019年H1的游戲業務營收為273.07億元,網易H1的游戲業務營收為118.50億元人民幣。
這意味著騰訊游戲約等于13家A股游戲公司營收的總和,如果換算成市場份額的比例的話,騰訊約占40%、網易約占17%,而13家A股公司約占43%。
世紀華通靠并購增厚營收,盛天網絡收入墊底
13家A股游戲公司營業收入的收入平均數是23.06億元,但是真正在平均數之上的企業僅有5家,占比為38%,這意味著超過60%的A股游戲公司的營收不足20億元。
這其中收入最高的是世紀華通,達到了69.34億元。世紀華通的高收入并不是內生增長產生的,而是靠巨額并購而產生的。
2018年9月份世紀華通在多家競爭者中勝出,以298億元的價格收購曾經的“游戲王者”盛大游戲,后者代表游戲有《傳奇世界》《龍之谷》《光明勇士》等。在收購前,盛大游戲獲得了騰訊的注資,引起外界的關注。
此后收購陸陸續續進行,最終于今年正式完成,完成后盛趣網絡成為世紀華通的全資子公司,與點點互動、天游軟件一起構成了世紀華通游戲業務的三駕馬車。最新的半年報資料顯示,
盛趣游戲的業績(1月1日至6月5日),的營業收入為20.52億元。
如果剔除盛趣網絡20.52億元的并表貢獻,世紀華通的收入為49億元,不及三七互娛。
而營業收入最少的是盛天網絡,一家游戲廣告公司。在2019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46億元,相比較于2018年上半年的2.26億元增長8%。
巨人網絡上半年收入驟降34.09%,互金業務剝離所致
在13家游戲公司里,掌趣科技以同比下降39.16%的比例成為降幅最大的游戲公司,營業收入直接從2018年H1的11.44億元下降至2019年H1的6.96億元。
和掌趣科技類似的巨人網絡,在2019年H1的下降幅度也超過30%,達到了34.09%。
對于上半年業績大幅度下滑,巨人網絡在業績報告中稱,主要是因為受深圳旺金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下稱“旺金金融”)剝離出表影響。
2017年巨人網絡以8.2億元收購了投哪網母公司旺金金融40%的股權,并通過協議獲得了51%的控制權涉足互聯網金融(下稱“互金”)。此后兩年,互金服務在巨人網絡的營收占比逐年增大,并逐漸成為其“營收貢獻軍”,也成為其順利完成三年業績對賭的重要一環。
財報顯示,2017年巨人網絡互金服務收入為3.13億元,同比增100%,占總營收10.78%;2018年,該項業務實現營收11.26億元,占總營收29.8%,同比增長2.59倍。
然而在互聯網金融遭受嚴格監管的2018那邊末。巨人網絡稱以4.79億元間接出售旺金金融部分的股份,成為更加純粹的游戲公司,因此營業收入大降。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