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您的位置首頁  嬰幼護理  嬰幼護理

曾于上會前夜撤材料 一年后泰坦股份轉戰中小板

  • 來源:互聯網
  • |
  • 2019-09-17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2019年9月6日,浙江紹興的紡織機械設備企業浙江泰坦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泰坦股份”)在證監會重新提交了招股書。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泰坦股份第二次備戰IPO。

  此前,泰坦股份欲登陸上交所,原定于2018年5月22日迎來上會大考,不過,在上會前夜(21日晚間),卻撤回材料。

  當時,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曾與泰坦股份董秘潘曉霄取得聯系,對公司主動撤材料一事,她解釋道,“這也是為了(公司)更好的發展,一方面凈利規模比較小,利潤比較低,一方面應收賬款也比較高,所以就撤回了”,至于公司未來是否還會考慮IPO,潘曉霄表示,“有待再規劃一下”。

  時隔一年,泰坦股份轉戰深交所中小板,保薦商亦由愛建證券變更為華龍證券,不過律所仍為上海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審計機構仍為立信會計師事務所。

  9月16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致電泰坦股份董秘潘曉霄,對于公司從主板轉戰中小板IPO的原因,其表示,“主要考慮公司長遠發展方向”。

  主板轉戰中小板

  早在2016年6月,泰坦股份就啟動了上市之路。

  2016年6月20日,泰坦股份首次報送IPO申請材料,2018年3月13日報送申報稿, 2018年3月28日其審核狀態從“已反饋”變更為“預披露更新”。

  即使是2017年4月28日,泰坦股份還被抽中首發企業信息披露質量檢查,但在現場檢查中,并未因發現問題而被處罰或勸退,依然屹立在排隊名單中。

  2018年5月18日,第十七屆發審委2018年第81次工作會議公告中,泰坦股份的名字赫然在列。

  然而,幾天后,5月21日晚間,泰坦股份在上會前緊急撤了材料,籌備兩年的IPO之路戛然而止。

  從當時的市場環境來看,2018年上半年,廣為流傳著兩個IPO新監管要求:第一個是IPO在審企業,近三年凈利潤合計要超過1個億,且最后一年超過5000萬;第二個是IPO新申報的企業,主板要求最近一年凈利潤超過8000萬,創業板不低于5000萬。

  而泰坦股份2015-2017年實現營收3.58億元,4.34億元和6.7億元,凈利潤1711.16萬元、3689.75萬元、7189.82萬元,盡管近三年凈利潤超過1億元,不過最近一年凈利潤的確在傳聞的主板8000萬凈利潤紅線之下。

  隨后,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公開表示“我會嚴格按照現行法律法規規章,對主板、中小板、創業板首發企業進行審核,審核政策始終沒有變化”,對上述IPO監管要求作出官方回應。

  盡管出師不利,不過到了2018年12月底,泰坦股份再次備戰IPO,出現在華龍證券的輔導備案公告中。

  此后,華龍證券分別在2019年2月、2019年3月、2019年4月向浙江監管局報送了一二三期輔導工作進展報告,并在2019年7月發布了輔導工作總結。

  華龍證券稱,“泰坦股份積極配合相關輔導工作,達到了預期的輔導目標和要求,輔導效果良好”。

  此外,二度備戰IPO,泰坦股份的募資額由2018年的2.55億元提高至4.59億元,募投項目也由“年產3000臺套紡機智能控制系統研發和制造建設項目”、“紡織機械高端精密零部件制造建設項目”、“營銷網點及信息平臺建設項目”等4個項目變更為“智能紡機裝備制造基地建設項目”、“營銷網絡信息化平臺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3個項目。

  對此,一位華北機械行業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泰坦股份主要產品包括紡紗設備、織造設備和印染設備,所屬產業為傳統產業,不屬于戰略新興產業,可以在智能制造方面有所拓展。”

  應收賬款高占比改善

  那么,從上交所主板轉戰深交所中小板,泰坦股份準備得如何?

  泰坦股份在紡織機械行業擁有近20年的經驗,主要產品包括紡紗設備、織造設備和印染設備三大類,涵蓋轉杯紡紗機、劍桿織機、倍捻機、自動絡筒機、噴氣織機五大類20多個品種。

  從最新的招股書來看,2018年,泰坦股份的營收進一步增長至7.31億元,不過凈利潤相比2017年有所下滑,僅為6905.49萬元。此外,2019年1-3月實現營收1.72億元,凈利潤1301.07萬元。

  泰坦股份表示,國內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中,經緯紡機(000666.SZ)主要收入來源于金融信托及資金投資,金鷹股份主要收入來源于紡織品和服裝,精功科技主要收入來源于太陽能光伏裝備,不具有可比性,所以收入主要來源于紡織機械的卓郎智能(600545.SH)和慈星股份(300307.SZ)更有可比性。

  從數據來看,卓郎智能和慈星股份,營收和凈利潤規模均高于泰坦股份一個量級。

  卓郎智能2015-2018年營收均在數十億水平,分別為43.8億元,63.5億元,87.1億元和92.2億元;2015-2018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119萬元,4.75億元,6.58億元和8.1億元;同為浙企的慈星股份,2015-2018年營收分別為7.5億元,11億元,14億元和16.9億元;2015-2018年歸母凈利潤則為1.03億元,1.24億元,2.39億元和1.38億元。

  不過,相比前次IPO,泰坦股份應收賬款占比較高的問題,已經有所改善。

  泰坦股份的下游主要為紡織行業客戶,2017-2019年3月,其前五大客戶包括湖北名仁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市豐美紡織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區樵榮紡織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區西樵聯宏織造廠等。

  2015-2017年末,泰坦股份應收賬款余額連續增長,分別為2.98億元、3.18億元和3.71億元,占當年營收比重高達83.2%、73.3%和55.41%。

  而在最新的招股書中,泰坦股份2016年-2018年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3.18億元、3.71億元、3.4億元,可以看到,應收賬款余額占當期營收比重分別為73.17%、55.41%和46.45%,盡管仍然占比較高,但已開始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

  此外,截至2018年招股書仍有24項未決訴訟(合計金額1355.41

  萬元)的泰坦股份,曾受到證監會反饋意見的關注,不過目前來看,泰坦股份只剩2起訴訟尚未完結,均為買賣合同糾紛的原告,合計金額228.9萬元。

  21世紀經濟報道及其客戶端所刊載內容的知識產權均屬廣東二十一世紀環球經濟報社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詳情或獲取授權信息請點擊此處。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