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六則拆字小笑話,逗人一笑,又引人深思
來源 :詩詞天地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平仄押韻,橫豎整齊。
它是如此的鮮活,充滿了生命力。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文字,像漢字這般,蘊含著如此深刻的智慧和豐富的哲理。
從古至今,漢字的發(fā)展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如此幽默的漢字中,隱藏著怎樣的大智慧。
- 01 -
借 “ 點 ”
一個人姓卜,名字叫不詳;另一個姓冢,名字叫不消。他倆交了朋友,結拜為把兄弟。
一天,把兄對把弟說:“咱倆的姓氏都很出奇。你看‘!趾芟瘛摇皇巧僖弧c’,好像官員沒有紗帽一樣。今日特和兄弟你商量,如果你能將你的‘卜’字腰那一‘點’,押在我的‘!诸^上,使我成了‘家’,不是很好嗎?”
把弟聽了回答說:“借給你一‘點’,使你成了‘家’,也無不可,但是你成了‘家’,我就只好耍光棍了!”
儒風君:生活中,很多時候都不怎么盡人意,每個人都有令自己煩惱的事情,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jīng)。我們在請求別人幫忙時,也要多為他人著想,切不可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損害他人的利益上。
- 02 -
心田不正
從前,有個大財主叫胡心田,心術很壞,專門刻薄窮人。一天遇到文三說:“文三,都說你會講古,今天講個聽聽!
文三答應,就講了一個故事:
從前有個姓十的和姓喻的結親家。
姓十的嫌自己的筆劃太少,再說《百家姓》上也沒有這個姓,就對姓喻的說:“你的嘴巴吊在旁邊,是多余的,把那個口字讓給我姓古,在《百家姓》上也可歸宗!
姓喻的想,把我旁邊的口字送給他,我改姓俞,音還是不變,就答應了。
可是,姓十的還不知足,不久又對姓俞的說:“親家,我這古字的筆劃還是太少,你把那個月字也給我,讓我姓胡吧!”
對方一聽,火了:“想把我的下面掏空嗎?你這人真是心田不正!”
胡心田挨了罵,自討沒趣。
儒風君:做人,知足常樂,做事,適可而止。不要覺得關系親近就得寸進尺,任何事情都需要掌握分寸。唯有心中有尺,才能在這繁雜的世間游刃有余,才能在人情世故中保持內(nèi)心的方正。
- 03 -
讀書有用
自古有一句俗話說:“秀才認字,念半邊!
認字念半邊,很容易出錯,這句俗話是用來諷刺“白字先生”的。
有一個周姓秀才,就是一個認字念半邊的。有一次與一個姓陳的互遞名帖。
周秀才看了一下對方的名帖說:“東兄,久仰,久仰!
姓陳的也看了一下手中名帖,拱手說道:“吉兄,久仰,久仰!
周秀才聽了不高興,說道:“我明明姓周,你怎么扒了我的皮?”
姓陳的回應道:“我明明姓陳,只許你割我耳朵,就不許我扒你的皮?”
儒風君:俗話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給人帶來的益處是無窮無盡的,所以沒事一定要多讀書。胸中有點墨,才不至于被人“扒了皮”。
- 04 -
個個草包
權臣和
- 標簽:熱血無賴中文版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