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珍嬰兒”出生體重僅640克 巴掌大的他身患22種疾病疆浙滬三地醫生攜手助其度過
原標題:“袖珍嬰兒”出生體重僅640克 巴掌大的他身患22種疾病,疆浙滬三地醫生攜手助其度過期
原標題:“袖珍嬰兒”出生體重僅640克 巴掌大的他身患22種疾病,疆浙滬三地醫生攜手助其度過期
新疆網訊(記者劉薇)孩子的降生對家庭來說是件幸福的事,可市民艾米的這份幸福卻一波三折,來之不易。
今年6月,艾米生下兒子小豆丁,出生時他僅有巴掌大,體重640克,患有22種疾病。此后的4個月里,他幾度面臨死亡的。在醫生與父母的下,最終度過期。
25日,記者在自治區人民醫院新生兒科病房見到前來復查的小豆丁。如今2.4公斤的他,矯正胎齡47周,相當于按預產期正常出生后一個半月的寶寶,已能自主吮吸母乳了。
今年6月17日,懷孕28周的艾米突然腹痛難忍,被送入自治區人民醫院。經檢查發現,其出現胎盤早剝、胎膜早破,須立即實施產。
“當時孩子在母體內僅有28周。”該院新生兒科副主任努爾亞·熱加甫說,未足月且出生體重在一公斤以下的孩子,身體的各臟器都未發育成熟,隨時都會有生命。
在焦急的等待中,小豆丁降生,體重僅有640克,巴掌大小,胳膊和的拇指一般粗細。
努爾亞說,通常28周的孩子體重應在900克至1100克,小豆丁的體重和發育明顯小于胎齡。640克的新生兒在新疆屬首例,在全國也十分罕見,救治難度和風險極大。
“孩子出生時幾乎沒有呼吸,微弱的心跳每分鐘僅有50次,情況兇險。”努爾亞說。
由于出生時還伴有多臟器衰竭、疝氣、貧血等22種疾病,醫生需用輸液方式對孩子進行營養輸入及抗感染治療,但其血管根本無法注射。于是醫生利用孩子的臍靜脈配合PICC留置針,在孩子的體內創建了兩個通道,不論是營養液還是藥物,最終都能直接輸送到心臟,再由機體分配至。
“他的皮膚像膠質一樣,輕微摩擦都會破皮。”努爾亞說,醫護人員將小豆丁放進了濕度達90%的恒溫暖箱,每兩小時就要給他翻身,防止生褥瘡。
在不斷的努力下,小豆丁的狀況一點點好轉。可就在出生一個月后,他卻突發顱內出血,并伴有感染性休克。
努爾亞立即聯系浙江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援疆專家、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專家王來栓及自治區人民醫院新生兒科老專家李明珠,共同參與到了小豆丁的治療中。三地專家與們幾個晝夜沒合眼,一直守護在孩子身旁,隨時調整治療方案。小豆丁終于再次脫離。
之后,醫院嘗試了“袋鼠式”護理,每天讓豆丁趴在艾米的胸膛,艾米一邊輕撫他,一邊哼唱兒歌。“母嬰的肌膚接觸,有利于產婦催乳,刺激新生兒肺功能等的發育。”努爾亞說,經過四個多月的持續治療和院外隨訪,目前小豆丁的生命體征趨于平穩,大多數疾病也已經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