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潰瘍不可小覷 經久不愈或為癌前病損
口腔潰瘍俗稱“口瘡”,是一種常見的發生于口腔黏膜的潰瘍性損傷病癥,多見于唇內側、舌頭、舌腹、頰黏膜、前庭溝、軟腭等部位,這些部位的黏膜缺乏角質化層或角化較差。舌頭潰瘍指發生于舌頭、舌腹部位的口腔潰瘍。口腔潰瘍發作時疼痛劇烈,局部灼痛明顯,嚴重者還會影響飲食、說話,對日常生活造成極大不便;可并發口臭、慢性咽炎、便秘、頭痛、頭暈、惡心、乏力、煩躁、發熱、淋巴結腫大等全身癥狀。
口腔潰瘍的發生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其包括局部創傷、精神緊張、食物、藥物、營養不良、激素水平改變及維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系統性疾病、遺傳、免疫及微生物在口腔潰瘍的發生、發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如缺乏微量元素鋅、鐵,缺乏葉酸、維生素B12以及營養不良等,可降低免疫功能,增加口腔潰瘍發病的可能性;血鏈球菌及幽門螺桿菌等細菌也與口腔潰瘍關系密切。口腔潰瘍通常預示著機體可能有潛在系統性疾病,口腔潰瘍與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潰瘍性結腸炎、局限性腸炎、肝炎、女性經期、維生素B族吸收障礙癥、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癥等均有關。
口腔潰瘍和上火有關系嗎?很多人覺得,口腔潰瘍無非就是“上火”了,或是蔬果吃得太少,缺少維生素,喝點涼茶,吃多點蔬菜水果或吃點維生素C就可以了。除了營養元素缺乏,口腔潰瘍的發生還可能與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口腔黏膜的刺激和摩擦、口腔感染、胃腸功能紊亂、內分泌紊亂等因素有關。
長期偏食、挑食或食物過于精細時,可因維生素、鐵、鋅等營養元素攝入不足而導致營養元素缺乏或營養不良,進而導致口腔潰瘍的發生。若不注意口腔衛生,也可使病菌殘留在口腔中,誘發炎癥而導致口腔潰瘍的發生。口腔潰瘍也可能與消化道黏膜破損及口腔黏膜破損有關。
同時,反復發作的口腔潰瘍與生活習慣和生活節律密切相關,平時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作息規律,保證充足睡眠,避免過度勞累;保持心情愉快,適當體育鍛煉;營養均衡,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忌辛辣燥熱的食物,忌煙酒。
對于口腔潰瘍的治療,以消除病因、增強體質、對癥治療為主,治療方法應堅持全身治療和局部治療相結合,生理和心理治療相結合。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經久不愈,大而深的舌頭潰瘍,有可能是一種癌前病損,極易癌變,必要時做活檢已明確診斷。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