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您的位置首頁  產后月子  產后恢復

西藏羌塘草原“永不褪色”的馬文化之根

  • 來源:互聯網
  • |
  • 2019-08-12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藏羚羊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主要棲息于海拔3700至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帶,早晚覓食、善奔跑。藏羚羊主要分布于以羌塘草原為中心的青藏高原地區(青海、西藏、新疆),每年夏季,它們會沿固定路線向北遷徙。文/江飛波 圖/索朗仁青西藏阿里地區現藏羚羊遷徙“大軍”。 圖/索朗仁青

  中新社拉薩8月11日電 題:西藏羌塘草原“永不褪色”的馬文化之根

  中新社記者 貢桑拉姆

  8月10日,隨著云層的逐漸散去,西藏拉薩市當雄縣持續幾日的綿綿細雨停了,天空湛藍如洗,該縣208位少兒騎手,在海拔4600多米的山坡上策馬揚鞭,完成了10公里馬長跑比賽。在眾人的歡呼聲中,西藏羌塘草原獨特的馬文化再度升華。

  中新社記者 貢桑拉姆 攝

中新社記者 貢桑拉姆 攝

  當雄縣,地處西藏自治區中部羌塘草原,是拉薩市唯一的純牧業縣,世代相傳的“馬背游牧”生活,讓其獨特的馬文化源遠流長,養馬、騎馬、賽馬、走馬及馬術等成為草原牧民生活的一部分。

  2019年當雄縣“當吉仁”賽馬節于8月8日開幕,當地民眾迎來一年一度的草原盛會,眾多慕名而來的八方游客也領略到了這一文化盛宴。

  “‘當吉仁’賽馬節傳承性很強。”拉薩市當雄縣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當吉仁”賽馬節相關負責人邊貴介紹,“當吉仁”賽馬節是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牧家少兒把賽馬視作除文化課學習之外的一種‘必修課’,賽馬已成為當地最廣泛的全民運動項目。”

  圖為8月10日,當雄縣當吉仁賽馬節10公里馬長跑現場。中新社記者 貢桑拉姆 攝

圖為8月10日,當雄縣當吉仁賽馬節10公里馬長跑現場。中新社記者 貢桑拉姆 攝

  當雄牧民曾主要以游牧為生,無論出行,還是運送游牧物資,馬是他們的主要交通工具。邊貴告訴記者,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摩托車、汽車等現代交通工具走進牧民的生產生活,他們的交通工具逐漸被“鐵馬”取代,但是“馬背精神”世代相傳,人與馬的親密關系成為馬文化之根,從未淡出過草原牧民的生活。

  在“當吉仁”賽馬節期間,當地牧民家的馬除了參加10公里馬長跑比賽外,還參加馬3000米、5000米短跑和走馬等。對此,當雄縣公塘鄉拉根村牧民普瓊期待不已。

  比賽前夕,記者來到普瓊的家,一排柜子上擺有賽馬第三名、第七名的獎牌和金牌。“這些是往屆賽馬節馬長跑中獲得的榮譽。”普瓊語氣中透露著自豪。

  在與記者談話間,普瓊走進堆放各式馬具的另一間房,他拿起一件手工編織毯夾在右臂腋下,帶記者到離家不遠的一頂帳篷內。

  “這帳篷是在一個多月前搭好的,每天住在這里訓練馬。”普瓊說,他和兒子每天起早貪黑訓練跑馬,同時晝夜為馬洗涼水澡,“馬身上的汗及時洗干凈后,用毯子和被子把馬裹起來,保存體內能量。”

  “我們牧民常說,如果家里沒有馬,如同飯菜沒有加鹽。”當雄縣牧民普拉旺杰說,他的愛馬名叫“桑白頓珠”,意為心想事成、吉祥如意。普拉旺杰和愛馬在馬長跑比賽中獲得第四名,為家庭贏得6萬元人民幣獎金。

  “賽馬名次象征馬背精神,在賽道上馳騁的馬都是值得驕傲的英雄馬。”普拉旺杰難以掩飾內心的激動,他的頸上掛滿了眾人獻上的吉祥哈達,他不時抱住“桑白頓珠”的脖子向眾人點頭致謝。

  普拉旺杰用手工編織的毯子把大汗淋漓的“桑白頓珠”裹得嚴嚴實實,并不停在賽道終點來回走動,生怕它受涼生病。“我始終覺得馬就是我們牧民家庭最親的一份子。”普拉旺杰如是說。

  據悉,當雄縣獨特的全域旅游資源,深厚的馬背文化,有“身份證”的牦牛肉以及冰川、雪山、濕地等自然美景,通過“當吉仁”賽馬節這一平臺實現“走出去”,為推動民眾脫貧致富起到積極作用。(完)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