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奶粉”的娃對比“喝母乳”的娃,有四個明顯短板,寶媽需了解
母乳喂養的過程不僅僅只是孩子吃飽肚子的過程,也是母子專屬的互動過程。
母乳喂養的過程不僅僅只是孩子吃飽肚子的過程,也是母子專屬的互動過程。
執筆:周瑤
編輯:王之風
定稿:蘇子后
孩子一出生后,醫護人員都會提醒新媽媽們盡早開奶,但是因為有的產婦確實產后身體情況并不是那么好,可能只喂了初乳或連初乳都喂不成,導致孩子一直都只能吃奶粉。
這些媽媽心里不免會擔心,寶寶只喝奶粉會不會缺少營養呢?進而可能會聯想到,那如果奶水充足情況也支持母乳,只喝母乳又會有什么后果呢?今天就來給大家答疑解惑。
新生寶寶為什么要盡量吃母乳?
母乳之所以被很多人推薦給新媽媽,主要是因為初乳的營養價值很高,后面的母乳稍遜但也有利于孩子的發育。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無關
初乳是指新媽媽生下寶寶后4~5天內分泌的乳汁,一般在孕晚期就開始在乳房中儲備,是寶寶來這個世界上的第一口口糧。初乳可以幫助新生兒及時清理腸道,增強抵抗力。
在這之后,6-10天分泌的乳汁被稱為過渡乳,11天到9個月的乳汁被稱為成熟乳,10月以后的乳汁則被稱為是晚乳。母乳中含有200多種營養成分,包括脂肪球和免疫蛋白、乳鐵蛋白等,這些活性物質是寶寶成長所必須的營養物質。
“喝奶粉長大”和“喝母乳長大”的孩子有什么差距?
1、親子關系的差距
三歲前是孩子與父母建立起親子依戀關系的最佳時間段,而對于孩子來說,在建立起認知系統以前,媽媽可謂是最親近最信賴的人,因為哺乳這個過程在不斷地加深母子之間的情感聯系。
母乳喂養的過程不僅僅只是孩子吃飽肚子的過程,也是母子專屬的互動過程,只發生在母子之間,在這個過程中,小寶寶會越來越熟悉媽媽的氣味、聲音、動作,甚至慢慢感知到媽媽的情緒并給出反饋,能夠有效增進母子之間的關系和感情。
母乳喂養讓這時候的媽媽食物可以替代的,就算是寶爸也不行,因此母乳喂養的孩子比奶粉喂養的孩子要更親近媽媽,更依賴媽媽,安全感也會更強。
2、免疫力和抵抗力的差距
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這種物質是最適合小寶寶腸胃吸收,相對溫和的營養物質,可以被他們的腸胃完美轉化,增強自身的免疫系統和組織的活力,因此免疫力也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尤其是在出生6個月之前,小寶寶的身體會接著在宮內的發育過程繼續下去,此時的免疫系統能力有限,一些器官的抵抗力十分微弱,于是很容易生病,生病了也不容易好。如果媽媽能夠盡量做到母乳喂養,為他們提供額外的免疫球蛋白和巨噬細胞,就能夠幫助他們增強免疫力。
就算等到6個月左右,寶寶的免疫系統不斷完善與升級到了一定階段,母乳增強免疫力的作用已經有限,但還是能夠發揮作用,只不過可以不再作為寶寶的主要口糧,開始添加輔食來保證他們成長的營養需求。
奶粉中的營養物質大多是通過科技手段的提取和添加,但母乳中很多營養物質卻是當前科技水平無法提取或合成的,這些有益于寶寶發育的營養物質只能通過母乳獲取,如果是奶粉喂養,無疑會損失掉這一部分營養,免疫力進而也不如母乳寶寶。
3、是否存在過度肥胖
由于人造的奶粉中部分營養物質的缺失,生產商只能夠在蛋白質的含量上挖空心思,導致市面上不少奶粉的蛋白質含量比母乳高上不少,但這也會迎來另一個弊端,蛋白質的過度進補會導致孩子體內的糖分和熱量過高,腸胃消化也出現負擔,進而奶粉寶寶可能會出現代謝能力差,身材肥胖比例偏高的情況。
相對于奶粉,母乳的情況要好的多,母乳富含的200多種營養物質中有一種名為不飽和脂肪酸的物質,這類物質非常適合寶寶較弱腸胃的吸收與轉化,是任何奶粉與牛奶都無法替代的。
另外,母乳中還含有大量能夠分解脂肪與均衡營養的物質成分,能夠有效幫母乳寶寶平衡營養與體內脂肪,控制體重,減少肥胖的可能性,因此母乳寶寶很少出現過度肥胖。
新手媽媽最好應該對孩子以母乳喂養為主,實在是身體狀況有限,也可以加以奶粉輔助喂養,到寶寶6個月左右可以添加輔食了,壓力會減少很多。
綜上所述,母乳喂養長大的寶寶往往要比奶粉喂養長大的寶寶,在親子關系和身體健康上(包括內里看不見的免疫力和外在看得見的體型上),都能體驗到更多好處,說到這里,到底該選擇哪種喂養方式,寶媽們應該心里已經有數了吧?
你家寶寶是吃母乳還是吃奶粉長大的呢?
- 標簽:香港雅詩蘭黛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