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從哪里來?”面對兒子尷尬提問,霍思燕的回答堪稱典范
文|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
“媽媽,我從哪里來?”
相信很多家長都面臨過孩子這天真無邪,又具有哲學意義的“靈魂拷問”。然而父母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門。
“你是我充話費時,別人送的。”
“倒垃圾時,從垃圾堆里撿來的。”
“從石頭縫里蹦出來的!
“從西瓜里長出來的。”
面對孩子的提問,很多父母羞于啟齒,因此總是“打太極”式的回避。
本文配圖均源于網絡,圖文均無關
嗯哼“媽媽我從哪里來?”,霍思燕的回答堪稱典范
由于家里養的貓咪懷孕了, 霍思燕和兒子嗯哼帶著貓咪去了醫院,在醫生檢查時,嗯哼看著B超里有小貓的模樣,十分好奇地問道:“那是小寶寶嗎?”
霍思燕耐心的給他講解;“對啊,貓咪寶寶在貓媽媽肚子里一動一動的,嗯哼你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也是這樣的!
“那我動的時候,媽媽你會不會覺得不舒服?”
“不會啊,反而感覺很幸福!
隨后嗯哼緊接著又問道:“媽媽,那我從哪里來的?”
面對兒子的這個提問,霍思燕并沒有支支吾吾想要搪塞過去,而是很大方地告訴兒子:“你是在媽媽的肚子里呆了一段時間,然后就出生了啊,就像小貓生孩子一樣。”
霍思燕的回答或許對于年幼無知的嗯哼來說,可能并不理解,但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媽媽都會認真回答孩子的這個問題,而且她的回答也會讓嗯哼以后能回答出自己從哪里來的,而不是所謂的“充話費送的”。
孩子在年幼時,對世界的各種事物都無比好奇,因此總會向父母提出各種奇怪的問題,甚至會讓父母覺尷尬,無法回答的問題。
但不得不說的是,父母是帶領孩子探索世界的第一道門檻,當他們提問時,你是否正確回答了呢?
面對孩子的尷尬提問,父母應該怎么做
1、不煩躁,有耐心
很多時候,面對孩子的問題而不知該如何回答,但孩子還依舊窮追不舍地跟在屁股后面,一副不得到答案,誓不罷休的模樣時,父母都很容易不耐煩。
但作為父母,若是自己都對自家娃沒耐心,又如何能讓別人對自家孩子有耐心,又如何能教育好他們呢?
所以,當孩子提出問題時,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調節好自己的情緒,切不可因為煩躁直接拒絕回答,甚至動手打罵。
2、不逃避、敷衍孩子
生活中,很多父母在面對孩子的尷尬問題時,會采用逃避或者敷衍的方式,要么隨便說一個答案,要么換個話題轉移他的注意力,但其實,這種舉動有時反而會更加引起他們的好奇心。
所以,當孩子提出問題時,既不逃避,也不敷衍,在他們能理解的基礎上為其解答,這樣才有利于懂得其中的真正意義,從而還能引發他們思考。
3、不清楚的尷尬問題,陪孩子一起找答案
孩子的問題各形各色,有時候父母也很難給出明確的答案,那此時父母就可以和孩子一起探索,找到答案,并給他們解答。
比如,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查閱書籍,不僅能在探索的過程中幫助孩子積累知識,還能了解其背后真正的意義。
- 標簽:蘇州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