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陜杜康欲挑區域白酒振興重擔
一紙致歉,讓圍繞“杜康”商標權的這場持續20余年的紛爭,終于趨于緩和。
一紙致歉,讓圍繞“杜康”商標權的這場持續20余年的紛爭,終于趨于緩和。
日前,陜西白水杜康酒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白水杜康”)通過媒體向洛陽杜康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洛陽杜康”)致歉,稱其在兩家公司發生商標權糾紛案過程中發表的部分文章給后者的商業信譽、名譽造成了損害。與此同時,在白水杜康2019年上半年總結會上,該公司明確了“白水杜康”這一合法商標的使用規范。
洛陽杜康方面對這一致歉事件不愿多談,稱公司目前專注生產經營。《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自2019年2月份以來,兩家杜康酒企再未就商標權糾紛發起任何訴訟。昔日打得不可開交的兩個企業似乎達成了一致。
毋庸置疑的是,持久的訴訟讓豫陜這兩家酒企錯失了很多發展機遇,如何在新的市場環境中覓得更多市場,是它們都需要解決的問題。而兩家杜康背后的豫酒和陜酒同樣面臨著“走出去”的難題,作為豫酒五朵金花之一的洛陽杜康,以及陜酒知名度頗高的白水杜康,能否擔起上述重任同樣值得期待。
道歉背后的恩怨情仇
“兩家一直消耗對于品牌以及經銷商是一種傷害,也會影響資本市場對兩家企業的態度。當下雙方達成一致,也是可以理解的。”
“公司內部并沒有多大反響。”當談到白水杜康道歉一事時,洛陽杜康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道歉是在7月23日發布的。當天,白水杜康在《法制日報》上刊登致歉聲明,稱其在與洛陽杜康發生商標權糾紛案的過程中,白水杜康于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在互聯網上發布了《杜康之爭白水杜康將會形成全國在陜第二大冤案》《河南杜康為搶占杜康二字惡意訴訟給國家級貧困縣白水杜康產業造成巨大損失》等15篇文章。
白水杜康表示,其對雙方之間的民事糾紛缺乏理性對待,對上述文章的客觀性、真實性、合法性未審慎核實,給洛陽杜康及其實際控制人的商業信譽、名譽造成了損害,產生了不良影響,因此刊文道歉。
這一紙道歉的發布,緣由可追溯至今年3月份。公開資料顯示,3月25日,內蒙古呼和浩特回民區法院對一宗損害商業信譽案進行宣判,白水杜康董事長張紅軍曾通過一個“水軍”團伙,在互聯網上發布虛偽事實的文章。張紅軍被控在杜康商標之爭中,授意他人在互聯網上發布多篇事實虛偽的文章,對國家審判機關司法公信力產生了不良影響,也公開損害了洛陽杜康公司商業信譽。張紅軍一審被判犯損害商業信譽罪,免予刑事處罰。
只是公開的信息并未要求白水杜康做出道歉,該行為是白水杜康主動所為還是洛陽杜康的要求,目前尚不可知。洛陽杜康方面也并未回應這一問題,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向記者提到,公司目前專注生產經營,不愿花費太多精力在這上面。白水杜康方面相關負責人表示近期在外地出差,會轉交記者采訪函給相關同事回復。但截至記者發稿時,尚未收到對方回應。
“白水杜康做出道歉的姿態,而洛陽杜康并未就此事大肆宣傳,說明雙方關系有緩和跡象。”白酒行業分析人士蔡學飛告訴記者。
關于杜康商標的爭執,可追溯至上世紀90年代伊川杜康、汝陽杜康、白水杜康之間就“杜康”商標的爭端。后來收購整合伊川杜康、汝陽杜康的洛陽杜康,也因白水杜康未規范使用“白水杜康”商標多次提起訴訟。
值得注意的是,在7月份召開的白水杜康上半年總結會上,白水杜康市場部負責人專門就商標使用規范進行講解。其中,確定了以白水杜康圓標+白水杜康四個字一樣大+副品牌名(非必須)為主的集團產品;以白水杜康圓標+白水杜康四個字一樣大+獨立品牌名為主的酒廠自有產品;以白水杜康圓標+放大版白水杜康圓標+副品牌名為主的異地灌裝商產品名;以白水杜康圓標+十三朝+副品牌名為主的十三朝產品。
“如果嚴格貫徹這一策略的話,今后兩家杜康之間應該不會再出現商標的糾紛了。”蔡學飛說。
據天眼查顯示,自2月份以來,兩家杜康就再沒有針鋒相對地發起任何訴訟。洛陽杜康控股方面也證實了這一信息。
“品牌是企業的核心資產,兩家一直消耗對于品牌以及經銷商是一種傷害,也會影響資本市場對兩家企業的態度。當下雙方達成一致,也是可以理解的。”蔡學飛說。
發展難題和歷史使命
如果豫酒和陜酒想要實現突圍,兩家杜康扮演角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曹操的這句千古名句讓杜康名譽天下,但也使得洛陽杜康和白水杜康陷入持續多年的內耗。昔日,杜康酒的品牌價值遠超貴州茅臺和五糧液,如今早已不能同日而語。
記者此前采訪洛陽杜康方面時,該公司負責人曾表示,當下其經營成本、市場推廣和銷售成本都很高。將洛陽杜康的衰退,都歸咎于商標侵權并不合理,但這的確是洛陽杜康發展上的一大掣肘。根據臺灣證券交易所中杜康控股披露的定期報告,杜康控股在2017財年的營業收入為23億新臺幣(約5億元人民幣),較2016財年的42.92億新臺幣(約9.46億元人民幣)下降46%。2017財年的凈收益為-5.57億新臺幣(約1.2億元人民幣),2016財年,杜康控股的凈收益為-5200萬新臺幣(約1150萬元人民幣)。至于2018年的應收,洛陽杜康方面未給予回復。
與此同時,白水杜康在過去很長時間內不得不面臨全國性商超下架的窘況,同時上市計劃也一再推遲。
在兩家杜康陷入消耗戰時,中國白酒行業變化明顯。名酒回歸、中高端白酒回暖,區域酒企面臨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洛陽杜康當下的銷售區域主要在河南省內,白水杜康的自營品牌缺乏足夠曝光。兩家企業想要實現突圍難度可想而知。
值得注意的是,白水杜康不斷傳出被收購的消息,緋聞對象包括海航、中糧、河套等。最近有傳聞稱“有山東資本正尋求收購白水杜康。”張紅軍在接受行業媒體采訪時辟謠稱“沒有的事”。
河南酒業協會會長熊玉亮也曾多次建議杜康控股與河南另一酒企重組。他提出由政府協調并參股,由仰韶酒業和杜康控股組建豫酒集團,進而實現豫酒的突圍。杜康控股方面并未回應這一言論。但在外界看來,兩家酒企分屬于兩個地市,且企業融合難度較大。
在蔡學飛看來,洛陽杜康、白水杜康與其所屬的豫酒、陜酒面臨的問題非常相似。“豫酒缺乏強勢品牌,且大多在家門口銷售。洛陽杜康正在經歷品牌價值縮受損的現狀;陜酒則是除了西鳳酒之外的白酒企業普遍不強。并且,包括西鳳酒在內的陜酒均不同程度的依賴開發品牌,這種模式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下逐漸失靈。白水杜康也在面臨同樣的困惑。”
記者注意到,兩家杜康在當地都屬于明星企業。洛陽杜康是豫酒五朵金花之一,白水杜康則是陜酒里除西鳳酒外知名度較高的酒企。如果豫酒和陜酒想要實現突圍,兩家杜康扮演角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過,兩家杜康面臨的外部環境還不盡相同。自2017年以來,河南推行豫酒振興行動,當地給予白酒企業更多的政策和資金支持。洛陽杜康作為豫酒龍頭酒企之一,能夠享受到更多的優惠。而陜西截至目前并未就白酒行業的發展大規模推出相關扶持政策。此外,包括山東、湖北、江西、四川、貴州等均提出白酒振興的計劃。此消彼長之間,包括白水杜康在內的陜酒勢必遭遇更多的競爭。
“對于區域酒企來說,要想實現突圍有兩個模板可以借鑒。一種是政府主導的整合,蘇酒就是一個案例。另外一種是打造產區概念,比如茅臺鎮。”蔡學飛說。
本報資料室/圖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