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樂刺激進行胎教
要知道,音樂是感情、心靈的語言,它直接傳達人的各種情緒,有能喚起人的情緒與之共鳴。比如抒情的音樂,會給人帶來安慰和美好的遐想。當你心情陰郁,感到壓抑時,聽一首激昂的樂曲,常?梢允鼓銖膲阂种姓褡髌饋,心情很快好轉;但若聽一首憂怨、悲傷的曲子,則會使你的心情更加沉重,可見不同的音樂可以激發人的不同情緒。音樂還可以影響人體的生理功能。每種樂曲由于節奏、速度和音調的不同,可以帶給人鎮靜、興奮、鎮痛、調整心率和降等不同效果,所以出現了利用音樂治療疾病的音樂療法。
音樂之所以會產生動人心弦的巨大力量是因為隨著曲調、節奏、旋律的不同,人體可以產生不同效果的情感和理性的共鳴,情緒的波動又會直接影響人的大腦及下丘腦,進而改變腎上腺髓質激素分泌量的多少。腎上腺髓質激素主要是腎上腺素和去甲基腎上腺素。人一旦遇到緊急情況,如受傷、、恐懼、暴怒、極度悲痛或強烈噪聲刺激等,它們的分泌量會大量增加,導致血壓升高,并加重心臟負擔,甚至給或患者帶來危險,如果人處于安靜、心情舒暢狀態下,它們在血液中的含量就很少。
懷孕后,婦女對聲音的感受比較敏感,機體不僅承受著養育胎兒的物質消耗與體力的負擔,而且精神上也易受激素變化的影響。如孕婦的情緒易波動,會使胎兒有恐懼感,此時,就應該選擇一些輕松愉快的音樂,這對調節孕婦的情緒會產生積極效果。
音樂對胎兒是不可缺少的精神乳汁,因為這個時期,胎兒在智力、情感、行為方面都處于發育的啟蒙時期,胎兒的一切發育都離不開環境的刺激,而音樂無疑是對其最有益的刺激。當然對胎兒聽的音樂,必須有所選擇,絕不能用太強的音樂,否則會適得其反。
國外普遍采用音樂,收效明顯。澳大利亞一家醫院對35名孕婦進行追蹤實驗,讓她們每天欣賞輕音樂,后來她們所生的子女中,有7人成了音樂家,2人成了舞蹈家,其余的孩子也有良好的音樂感,而且這些孩子學習成績好,反應靈敏,聰明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