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讀懂孕檢報告
報告一:簡單而重要的物理檢查
體重、腹圍、宮高,可別小看了這些簡單的檢查,它們是反映胎兒生長的顯著指標。
宮高:宮底高度的簡稱,如發現與妊娠周數不符,過大或過小都要尋找原因。如通過做B超等特殊檢查,查看有無雙胎、畸形、死胎、羊水過多、過少等問題。
腹圍:是通過測量平臍部、環腰腹部的長度來了解子宮橫徑大小,與宮底高度相對應,以便了解宮腔內的情況及子宮大小是否符合妊娠周數。
報告二:透過B超看胎兒
在孕期大約要做幾次超聲檢查呢?
B超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胎兒影像學監護儀器,可以觀察胎兒大小,胎動,羊水情況,胎兒畸形篩查等。而彩超在B超的基礎上可顯示血流顯像圖,在產科領域一般用于評估血流狀態。
對于孕期都非常平順的孕婦大約要做6次左右。
期間:要確定宮內妊娠且為活胎
第一次:16周左右,做唐氏篩查前必須要做超聲檢查核對孕周
第二次:20-24周,要做超聲檢查來排除胎兒畸形
第三次:28周,復查觀察胎兒生長發育情況
第四次:32周,可除外腦室畸形
第五次:36-37周做超聲檢查進行產科鑒定
第六次:在37周以后根據不同孕婦的情況會不定期復查B超,比如觀察胎盤位置,胎兒位置,羊水情況,胎盤成熟度等等。如果在孕期有特殊情況,比如高危產婦、胎兒發育遲緩、腹痛、陰道出血……也會做超聲檢查。現在準媽咪們已經知道了孕期要做如此多的超聲檢查,那么請大家就不要再對它抵觸了。
脊椎:胎兒脊柱連續為正常,缺損為異常,可能脊柱有畸形。
3.羊水徑線:有兩種測量方式:AFV及AFI
AFV:羊水最大暗區垂直深度測定。
AFI:孕婦平臥,頭高30°,將腹部經臍橫線(沿臍部朝身體兩側劃線)與腹白線(沿下腹部中央劃垂直線),兩條線將腹部分為4個區,測定各區最大羊水暗區相加而得。
準媽咪們不必深究它們的測量方法,兩種徑線都可以測量,根據不同孕周及需要來定。簡單地說,在你閱讀B超單時,如果在羊水徑線中,只給出1個數值,那么一般是AFV;如果畫出十字,分別寫出4個數字,把它相加就是AFI。
羊水過多:AFV>7(或8)cm,AFI>18(或20)cm。
羊水過少:AFV<3cm,AFI<8cm為羊水過少臨界值,<5cm為羊水過少絕對值。
4.胎心:正常值120-160次/分。
在孕婦劇烈活動或心率過速或胎動時,也可有暫時升高,可休息后復查。
5.胎盤:主要監測胎盤位置和成熟度
胎盤位置可以位于子宮前壁、后壁、側壁或者子宮底部,這都是正常的。當胎盤位置過低或有過早從子宮剝離時B超單都會特別提示,當B超單沒有特別提示時,千萬不要對它長在前面還是后面而擔心。
6.臍帶
在生產的過程中,有各種手段監測產程進展,如果在生產過程中臍帶因素確實影響了分娩的進展,醫師會及時發現并予以處理,不要在還沒有試產前就對臍帶纏繞過于緊張。
7.胎位縮寫
胎位是先露部的代表骨在產婦骨盆的位置,頂先露縮寫為O;臀先露縮寫為S;面先露縮寫為M;肩先露縮寫為Sc。左側為L,右側為R。
報告三:身體健康狀況的晴雨表——常規檢查
從早孕期到生產,每一位孕婦大約要經歷10次常規產檢。每一次產檢都有不同的側重內容。而每一次產檢的第一項就是進行血尿常規的化驗。但是畢竟它真實地反映了我們目前的狀況。如果復查后化驗結果仍然異常,就不能掉以輕心了。有許多疾病在發病之初并不能很早地反映出來,所以規律產檢、完善檢查非常必要。
報告四:生化檢查——評估肝腎功能狀態的法寶
血液生化檢查又稱為肝腎功能檢查,是較為簡單而全面地了解肝臟和腎臟功能狀態的方法。一般的血生化檢測報告中包含的項目和參考值如下:
檢測目的 中文名 英文名 參考值
肝功能化驗 谷丙轉氨酶 ALT 0.0-40.0
谷草轉氨酶 AST 0.0-40.0
總膽紅素 TBIL 1.7-30.0
直接膽紅素 D-BIL 0.0-15.0
血糖化驗 葡萄糖 GLU 3.85-6.05
腎功能化驗 尿素氮 BUN 2.85-8.50
肌酐 CREA 44.0-160.0
尿酸 UA 150.0-420.0血脂化驗 總膽固醇 CHOL 2.00-5.20
甘油三酯 TG 0.22-1.98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HDL-C 0.90-2.00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C 1.57-4.80
報告五:妊娠糖尿病篩查
妊娠糖尿病(GDM)是圍生期常見的并發癥,是指妊娠前無糖尿病和糖耐量異常,而在妊娠期間首次發生或出現的糖耐量異常。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活節奏加快和不科學飲食,妊娠糖尿病的發病率逐年增加。此病一般發生于妊娠中晚期,若未能及早發現并加以控制,會出現各種類型的母嬰并發癥,如羊水過多、妊高征、巨大胎兒和死胎,胎兒和新生兒易發生呼吸窘迫綜合征、低血糖、低血鈣、紅細胞增多癥等,嚴重危害母嬰安全。為了減少這些危害的發生,醫師通常建議準媽咪們在孕24-28周進行糖篩查或葡萄糖耐量試驗,及早篩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做到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
報告六:不可缺少的乙肝5項檢查
肝炎五項檢測即乙型肝炎病毒標記檢測,是目前最常用的乙型肝炎篩查方法。5項檢測的指標包括:
表面抗原(HBsAg):檢測體內是否存在乙肝病毒
表面抗體(抗-HBs):檢測是否具有保護
е抗原(HBeAg):檢測病毒是否復制及具有傳染性
е抗體(抗-HBe):檢測病毒復制是否受到抑制
核心抗體(抗-HBc):檢測是否感染過乙肝病毒
各種檢測結果的臨床意義如下:
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 病程
- - - - - 未感染
+ - +/- - - 感染初期
+ - + - + 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高傳染性 (大三陽)
+ - - - + 急性、慢性乙型肝炎或HbsAg攜帶者
+ - - + + 急性乙肝趨向恢復或慢性乙肝,弱傳染性(小三陽)
- - - +/- + 既往曾感染過乙肝,弱傳染性
- + - + + 急性乙肝康復期,開始產生免疫力
- + - - +/- 疫苗接種后或乙肝感染后康復
“+”表示陽性,“-”表示陰性。
報告七:預測出血風險的出凝血時間檢測
出凝血時間檢測又稱凝血四項,是判斷孕婦是否存在出血和血栓傾向的重要檢查方法,主要的項目和臨床意義。
報告八:夫妻血型測定——預防新生兒溶血病
因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稱為“新生兒溶血病”。90%以上患病嬰兒的母親血型為O型,嬰兒為A型或B型。這種母子ABO血型不合在妊娠中約占20%。但發生新生兒溶血病的則很少,僅約1/150。其中只有約1/5嬰兒可能發生黃疸,其癥狀比Rh溶血病輕得多。
也就是說,并不是所有O型血媽咪所生的寶寶都會發生溶血病,而是有的寶寶會發病,有的寶寶不發病,有的癥狀輕,有的癥狀重。這與母親抗體量的多少,抗體與胎兒紅細胞的結合程度,A(B)抗原的強度及胎兒代償性造血能力有關。
ABO溶血病的臨床表現與Rh溶血病不同:Rh溶血病在第一胎很少見,而ABO溶血病的患兒半數是第一胎。
哪些媽咪可能會生ABO血型不合的寶寶?
1.病史中有自然流產史及前一胎新生兒黃疸史者。
2.血型檢查為O型,其丈夫為A、B或AB型。
3.O型血準媽咪在孕前查出抗A或抗B抗體效價較高的。
4.O型血準媽咪孕期抗A(B)IgG效價>1:64的。
5.孕期B超檢查,嚴重溶血者可見胎兒皮膚水腫,肝脾腫大等。
報告九:染色體篩查——優生優育的科學手段
出生缺陷是影響出生人口素質和健康素質的嚴重問題,是胎兒和嬰兒主要的死亡原因。在妊娠期進行染色體篩查可以減少出生缺陷,降低圍生兒死亡率,提高優生質量和人口素質。
報告十:不可忽視的TORCH四項檢查
TORCH是指一組病原微生物的英文名稱縮寫。T即弓形蟲;O即其他病原微生物(螺旋體等);R即風疹病毒;C即巨細胞病毒;H即單純病毒Ⅰ型和Ⅱ型。
這組病原體常可通過胎盤傳給胎兒,引起圍產期感染,導致流產、死胎、早產、先天畸形和智力障礙等各種異常結果。因此,TORCH感染的抗體檢查在許多地區已作為孕前和孕期檢查的常規項目。